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诗句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译文

每一方里的土地,可以种植田地900亩。每一方十里的地区,相当于每一方里的一百倍,因此可以种植田地90000亩,总共是9万亩。每一方百里的地区,相当于每一方十里的百倍,因此可以种植田地90000000亩,也就是90亿亩。每一方千里的地区,相当于每一方百里的百倍,因此可以种植田地90000000000亩,也就是9万亿亩。    

注释

1.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

  • 关键词: 方里、田地
  • 注解:在古代,土地测量单位中“方”是指方形的单位。一里是一个方形单位,面积是一里乘以一里,即1里 * 1里 = 1里^2 = 1平方丈。田地则是种植作物的土地,这里指的是一平方丈可以种多少亩。

2. 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

  • 关键词: 方十里、田地、九万
  • 注解:根据上文提到的换算关系,每一里等于80亩(古尺)。因此,每一里可以种植田地80亩。现在要种植100倍的田地,所以有九万亩。

3. 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

  • 关键词: 方百里、田地、九十亿
  • 注解:同样地,按照古尺与今尺的换算,每一里等于640亩。现在要种植1000倍的田地,所以有九十亿亩。

4.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 关键词: 方千里、田地、九万亿
  • 注解:根据古尺与今尺的换算关系,每一里等于80000000000/32(约32757222.22)平方米。现在要种植100000倍的田地,所以有九万亿亩。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详细的土地测量和换算关系,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土地面积的精确计算和管理。诗中的“方”和“亩”是重要的计量单位,通过对这些单位的解释和应用,诗人展示了古代社会对土地的重视和利用程度。同时,这种计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管理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