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宗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逐贫赋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宗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注释:
- 逐贫:贫穷的人。
- 唯唯:表示顺从的回答。
- 主人:指富人或权贵的人。
- 明德:光明正大的德行。
- 克佐:能够辅佐。
- 土阶茅茨:用泥土砌成的台阶和茅草盖的小屋。
- 季世:末世。
- 饕餮之群:贪婪、奢侈的人。
- 瑶台琼榭:华丽的宫殿楼台。
- 流酒为池:把酒池做在院子里。
- 积肉为崤:把猪牛羊堆积起来做成山。
- 鹄逝:天鹅飞走。
- 三省吾身:三次反省自身。
- 处君之家:生活在你家里。
- 福禄如山:福气和官位像高山一样。
- 忘我大德:忘记自己大的恩德。
- 思我小怨:想我微小的怨恨。
- 堪寒能暑:能忍受寒冷也能享受炎热。
- 桀跖不顾:对桀纣这样的暴君也不畏惧。
- 长与汝居:愿意和你长久地住在一起。
赏析:
《逐贫赋》是一篇表达贫苦者对于贫困生活的不满和抗议的文章。文章通过描述一个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抱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改变命运的追求。
文章开头部分,作者以”贫曰”的形式直接引出了主题,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穷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对自己的贫困生活感到不满,而且对于富人的生活更是充满了羡慕和嫉妒。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他更加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贫困的束缚。
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穷人的生活状况。他以自己的祖辈为例,强调了他们对于财富和权力的追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开始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和道德准则。这种变化使得穷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他们不仅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社会上的压力。
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希望富人能够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他也鼓励穷人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权利,要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整篇文章通过对穷人生活的描绘和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剖析,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努力。它不仅是一篇关于贫困问题的探讨,更是一篇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