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去病薨。

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

得鼎汾水上。

济东王彭离有罪,废徙上庸。

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

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狱死。

春,起柏梁台。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秋九月,诏曰:“仁不异远,义不辞难,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

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具。

十一月,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正月戊子,阳陵园火。

夏四月,雨雹,关东郡国十余饥,人相食。

诗句原文:
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去病薨。
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
得鼎汾水上。
济东王彭离有罪,废徙上庸。
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
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狱死。
春,起柏梁台。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秋九月,诏曰:“仁不异远,义不辞难,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翻译:

译文:
秋天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
元鼎元年夏季五月,全国大赦,举行五天盛大的宴会。
在汾水的岸边找到了一个宝鼎。
济东王刘彭离因为犯了罪被废黜并流放到上庸。
第二年冬季十一月,御史大夫张汤被处死。
十二月,丞相李青被逮捕入狱并死去。
春天,建造了柏梁台。
三月,天降大雪。夏季,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关东地区有数千人饿死。
秋季九月份,武帝下诏书说:“仁德不会区别远方的人,道义也不会回避困难的事情,现在京城虽然没有丰收,但是山林和池塘的水产品都与民众共享。由于江南的水灾,到了隆冬,我担心那里的人饥寒难耐。江南地区的人民实行火耕水种的方法,从巴郡蜀地运来粮食到达江陵,派遣博士等人分别巡视,告知他们所在的地方,不要让他们陷入困境。官吏百姓中有赈济救济饥饿的人们免除他们的灾难的,都详细报告给朝廷。”

赏析:

《汉书·武帝纪》记录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决策,体现了他加强皇权、改革社会、对外征伐以及重视民生的一系列政策。例如,他在即位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增强国家的实力。他颁布推恩令、制定左官法、裁抑丞相职权等举措,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此外,他还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影响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