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诗句:

  •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
  •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译文:
越石父很贤能,却被困在狱中受辱。晏子外出,他看到后便去帮助赎回了越石父。越石父没有感谢他,反而回到家里。过了一段时间,越石父请求离开。晏子惊讶并急忙道歉说:“即使我不仁义,但您能够被我从囚禁的地方救出来,这难道不是对我有知遇之恩吗?您现在认为我救您是出于礼节,其实您不知道,是我因为同情您的不幸才救了您的。如果您真的把我当作知己,那么您应该感到惭愧。”越石父说:“并非如此。我曾听人说,君子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缺点,就只会信任那些了解自己的人;现在我虽然身处囹圄之中,但他并不知道我是谁。然而先生已经意识到我的苦衷并且救我出狱,这才是真正了解我;如果他不能了解我,那么处在监狱里又有什么意义呢?”晏子听了这番话,非常惭愧,立即把越石父推荐为大夫。

赏析:
这段故事反映了晏婴的高尚品格和对越石父的深厚情谊。晏婴不仅在政治和外交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关心民间疾苦,尤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尊重。他在处理与晏子的关系时,能够体谅对方的难处,给予理解和支持。同时,他也注重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自我修养。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人善任”的理念,即君主需要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