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之祭井灶、门户、箕帚、臼杵者,非以其神为能飨之也,恃赖其德,烦苦之无已也。是故以时见其德,所以不忘其功也。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者,唯太山。赤地三年而不绝流,泽及百里而润草木者,唯江、河也。是以天子秩而祭之。故马免人于难者,其死也,葬之。牛,其死也,葬以大车为荐。牛马有功,犹不可忘,又况人乎!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故炎帝于火,而死为灶;禹劳天下,而死为社;后稷作稼穑,而死为稷;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此鬼神之所以立。北楚有任侠者,其子孙数谏而止之,不听也。县有贼,大搜其庐,事果发觉。夜惊而走,追,道及之。其所施德者皆为之战,得免而遂反。语其子曰:“汝数止吾为侠。今有难,果赖而免身,而谏我,不可用也。”知所以免于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宋人有嫁子者,告其子曰:“嫁未必成也。有如出,不可不私藏。私藏而富,其于以复嫁易。”其子听父之计,窃而藏之。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其父不自非也,而反得其计。知为出藏财,而不知藏财所以出也。为论如此,岂不勃哉!今夫僦载者,救一车之任,极一牛之力,为轴之折也,有如辕轴其上以为造,不知轴辕之趣轴折也。楚王之佩玦而逐菟,为走而破其玦也,因佩两玦以为之豫。两玦相触,破乃逾疾。乱国之治,有似于此。夫鸱目大而视不若鼠,蚈足众而走不若蛇。物固有大不若小,众不若少者,及至夫强之弱,弱之强,危之安,存之亡也,非圣人,孰能观之!大小尊卑,未足以论也,唯道之在者为贵。何以明之?天子处于郊亭,则九卿趋,大夫走,坐者伏,倚者齐。当此之时,明堂太庙,悬冠解剑,缓带而寝。非郊亭大而庙堂狭小也,至尊居之也。天道之贵也,非特天子之为尊也,所在而众仰之。夫蛰虫鹊巢,皆向天一者,至和在焉尔。帝者诚能包禀道,合至和,则禽兽草木莫不被其泽矣,而况兆民乎!

诗句:今世之祭井灶、门户、箕帚、臼杵者,非以其神为能飨之也,恃赖其德,烦苦之无已也。是以天子秩而祭之。故马免人于难者,其死也,葬之。牛,其死也,葬以大车为荐。牛马有功,犹不可忘,又况人乎!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

译文:现在人们祭祀厨房的火炉、门户、扫帚和臼杵时,并不是因为神灵在享用这些,而是依赖它们所带来的恩德,以至于没有止境的麻烦。因此,天子会用礼节来祭祀它们。同样,那些在困难中帮助他人的人,他们的死亡被纪念;牛死后,人们会用一辆大车作为祭品。牛和马都曾立下功劳,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圣人之所以这样重视仁爱和继承恩情。

注释:1. 非以其神为能飨之也,恃赖其德,烦苦之无已也。(不是因为他们有神灵在享用它们,而是依赖它们所带来的恩惠,以至于没有止境的麻烦。)

  1. 是以天子秩而祭之。(因此,天子用礼仪来祭祀它们。)
  2. 故马免人于难者,其死也,葬之。(对于那些在困难中帮助过别人的人,他们的死亡得到纪念并安葬。)
  3. 牛,其死也,葬以大车为荐。(对于牛,人们会用一辆大车作为祭品。)
  4. 牛马有功,犹不可忘,又况人乎!(牛和马都曾立下功劳,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
  5. 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圣人之所以重视仁爱和继承恩情。)
    赏析: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阐述了“仁”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作者首先指出了人们在祭祀时所依赖的不是神灵本身,而是神灵带来的恩惠。接着,通过描述那些在困难中帮助他人的人和对牛、马的恩惠,强调了感恩与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圣人对仁爱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应当重视仁爱,并且传承这种美德。整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仁爱和尊重生命的普遍价值,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The Role of the Teachers’ Behavior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Its Impact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