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苏武诗四首·其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逐句解读: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这两句表达了苏武和李陵的深厚友谊,他们的关系如同树枝和叶子一样密不可分,彼此间的交往也是相互依存的。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这句话表明无论身处何地,苏武都视李陵为自己的兄弟,而李陵也认同这种关系。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苏武将自己比作一棵树,而李陵则是树上的另一棵树,两人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这里用了“鸳”和“鸯”来比喻过去和现在的朋友关系,曾经是亲密无间的伴侣,而现在却变成了各自独立的个体,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关系的断裂,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昔日的亲近如胡地和秦国一般遥远,但现在却是近在咫尺。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这里的“当离别”是指即将到来的分别,但苏武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悲伤,因为他认为这份深厚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珍贵。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用“鹿鸣”和“野草”的意象来形容嘉宾的尊贵,意味着嘉宾的到来就像草原上的鹿鸣一样令人欣喜,而嘉宾的离去则像野草被踩踏一样让人惋惜。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这里展现了苏武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他准备了一樽美酒想要送给远方的朋友。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苏武希望李陵能够留下并好好品味他的美酒,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叙说这份深厚的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武写给李陵的一封书信,通过描绘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感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