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尧立舜,传位不疑】尧老欲传位舜,百姓哀悼如丧父
- 前言
- 尧的禅让与信任
- 舜接任后民众情绪变化
- 舜继位初期
- 诸侯对舜的态度转变
- 民间对舜的支持与颂扬
- 舜治理国家举措
- 推行新法改善民生
- 加强法制确保社会稳定
- 民众反响与社会效应
- 百姓情感的转变
- 天下人对舜的认同度增强
- 历史评价与影响
- 《史记》中对舜的评价
- 后世对帝舜的敬仰与追思
- 结语
- 尧舜禅让精神的传承
- 五帝本纪的历史意义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