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从前高阳氏有八个有才能的儿子,他们世世代代都得到好处,被称为“八恺”。这里的“八恺”是指高阳氏的八个儿子,他们因为具有才能而受到家族世世代代的优待。这一句主要讲述了高阳氏子孙因才能而得到家族的宠爱和优待。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高辛氏也有八个儿子,人们也把他们称为“八元”。这里的“八元”指的是高辛氏的八个儿子,他们同样因为才能出众而受到族人的尊重和敬仰。这一句主要描述了高辛氏后代的才能和地位。
“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这十六个氏族,世代都享有美好的声誉,没有失去自己的名望。这里的“十八族”指上古时期的八个氏族,他们因为才能出众而受到族人的尊敬和敬仰,世代都享有美好的声誉,没有失去自己的名望。这一句主要描述了上古时期氏族的繁荣和发展。
“至于尧,尧未能举”:到了尧的时候,尧帝并没有能够提拔他。舜帝举荐了八恺,让他去主管土地;又推荐了八元,派他去宣扬教化。这里的“尧未能举”意味着尧帝虽然有才能但并未被重用。这一句主要描述了尧帝在位期间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舜帝举荐了八恺,让他们主管土地;又推荐了八元,派他们去宣扬教化。这两句主要描述了舜帝的政绩和才能得到了认可和发挥。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帝还让八元去各地宣导教化,让他们向百姓宣传孝顺、忠诚等道理。这两句主要描述了舜帝如何推广道德教育和治理国家。
“内平外成”:在内平定了叛乱,在外成就了伟业。这一句主要描述了舜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案】
(1)①“八恺”和“八元”是古代传说中的高阳氏和高辛氏的八个儿子。②高阳氏和高辛氏的八个儿子因才能出众而受到族人的尊敬和敬仰,世代都享有美好的声誉。(意思相近即可)
(2)③舜帝在位期间,虽然有才能但并未被重用。④舜帝重用能臣,让他们主管土地和宣扬教化,推广道德教育和治理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