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夏禹,名为文命。
夏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帝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夏禹是黄帝的玄孙,又是帝颛顼的孙子。他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在帝位上,只是作为臣子。
当帝尧时期,鸿水泛滥成灾,洪水冲垮了山丘,百姓十分担忧。尧请求有能力治理洪水的人,大臣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为人背信弃义,家族被毁,不能用。”四岳回答:“没有比鲧更贤能的人了,请陛下试试他。”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让鲧治理洪水。九年之后,洪水仍旧没得到控制,功绩未能完成。于是帝尧又寻求人才,最终找到舜。舜被提拔重用,代行天子之职,进行巡视。舜视察鲧治水的情况后,认为鲧的作法不对,于是将鲧在羽山处死。天下都认为舜的处罚是正确的。于是舜提拔了鲧的儿子夏禹,并让他继续鲧的事业。
帝舜询问四岳:“有谁能完成尧的业绩的人,就让他们担任官职?”四岳都推荐说:“伯禹担任司空职位,可以完成尧的功业。”舜说:“啊,是这样!”然后命令禹:“你要平治水土,务必努力啊。”禹叩头拜谢,谦让给契、后稷、皋陶。舜说:“你去处理你的事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