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王曰:“吁,来!有国有土,告汝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其人,何敬非其刑,何居非其宜与?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信,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官狱内狱,阅实其罪,惟钧其过。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信有众,惟讯有稽。无简不疑,共严天威。黥辟疑赦,其罚百率,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倍洒,阅实其罪。膑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五百率,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率,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命曰甫刑。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饹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崩,子懿王畑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诗句
-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 穆王在位五年后去世。
- 子共王繄扈立: 穆王的儿子共王繄扈即位。
- 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 共王在泾上游览,密康公跟随。
- 有三女饹之: 有三位女性投奔了共王。
- 其母曰:“必致之王”: 她们的母亲警告说,这些女性必须被送回王宫。
- 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 按照传统说法,动物应该成群,人类应当团结,女性应该和谐。
- 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 君王不应取走动物的群体,贵族不应轻视民众,君王的车驾不应只容纳一个家族。
- 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 比喻中,“粲”(美丽的东西)被归于女子,女子却承受不起这样的重负。君王尚且不能承受,何况你这样的人呢?
- 小丑备物,终必亡: 暗示女子因拥有美丽之物而可能招致危险或灭亡。
- 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 密康公不献给国王,一年后,共王灭亡了密国。
- 共王崩: 共王逝世。
- 懿王之时,王室遂衰: 懿王时期,王室开始衰落。
译文
穆王在位55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共王繄扈即位。共王在泾上游玩,密康公陪同。密康公有三个女儿逃亡。他们的母亲告诫说,这些女孩必须被送回王宫。她说,动物应该是群体,人类应该是集体,女性应该是和谐的。如果君王不取走动物的群体,贵族不轻视民众,君王的车驾不仅限于一个家族,那么这个比喻意味着,美丽的事物被归于女人,女人却无法承载这样的重负。君王尚且无法承受,更何况你这样的人呢?如果女人因为拥有美丽之物而招致危险或灭亡,那么最终会灭亡的是她。一年之后,共王灭亡了密国。共王去世后,懿王的时代开始了,王室开始衰落。
注释
- 穆王: 西周时期的君主之一,名字不详,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046年至前986年。
- 共王: 西周时期的君主之一,名繄扈。
- 泾上: 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密康公: 名字不详,是懿王时期的一位大臣。
- 粲: 美丽、美好的意思。
- 王田不取群: 指君王不要取走动物的群体。
- 王御不参一族: 指王车应容纳所有家族的成员。
- 懿王: 西周时期的君主之一,名穨。
- 王室遂衰: 王室开始衰落。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时期王室的权力和家族间的紧张关系。通过穆王和共王的对话,揭示了统治者对臣子及其子女的关心与保护以及这种关心背后的深层原因。诗中通过描述三个女性逃亡的事件,隐喻表达了王室内部可能存在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同时也体现了统治者对稳定社会秩序的需求。通过这些隐喻和象征,诗歌展现了西周时期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