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
诗句
-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 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
- 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
- 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 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译文:
三十六年,火星(荧惑)占据了心宿。有一颗坠落的星星降落在东郡,落到了地上变成了一块石头,一些百姓在上面刻字说:“秦始皇死了,这片地方就分开了。”秦始皇听说后,派御史前去查问原因,没有一个人承认有罪,于是把那块石头周围的居民全部抓来杀了,并且将这块石头焚烧销毁。
秦始皇不高兴了,就让博士们作《仙真人诗》。当他在全国各地巡视时,命令乐师们唱这首歌。秋天,一个使者在晚上通过华山和泾县之间的平舒道的时候,有个拿着玉璧的人挡住了他的路说:“替我交给滈池君吧。”说完就消失了。使者按照他说的去办。秦始皇沉默不语了很久,说:“山鬼大概只知道一年的事情罢了。”然后他说道:“祖龙啊,那是人的祖先。”于是让内库查看玉璧的来源,才知道这是二十八年渡过长江时沉在江里的玉璧。于是秦始皇占卜了一下,卦象显示可以迁移流动,吉利。他迁徙了北河的榆中三万户人口。并提升爵位一级。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日,秦始皇出巡。左丞相李斯随驾,右丞相去疾留守。他的小儿子胡亥请求跟随出巡,秦始皇答应了他的请求。十一月,他们一行到了云梦泽,在那里祭祀虞舜于九疑山。接着又乘船溯江而上,观赏籍柯山和海渚。途中经过丹阳,到达钱塘。由于钱塘江水流湍急,所以沿着狭窄的江面渡河。到达会稽山,祭祀了大禹,遥望着南方的海域,并在岩石上刻下了歌颂秦国功德的铭文。铭文的内容是:
“昔在骊山北,为基此世业。
既任圣王职,又顺天时力。
然犹未足多,尚忧世人心。
今我何功德?曾不入秦纪。
惟帝念臣及此意,长使永巷中,
却坐思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