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圭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巵酒。」则与斗巵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解析:
诗句一: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译文:
沛公(即刘邦)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个骑兵去见项羽,来到鸿门宴时,他向项羽道歉说:“我和您一起为秦国效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没想到我自己首先进入函谷关攻破了秦国,得以再次见到您这里。”
注释:
- 成语”戮力”意为共同努力,表示双方合作无间。
- “战河内”是古代的地理称谓,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区域,这里指代项羽的战场。
- 成语”不自意”意为没有预料到或想不到,表示出乎意料。在这里,刘邦表达了他对项羽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能够率先攻破函谷关。
- “破秦”意味着攻破秦朝的首都咸阳。
- “得复见”意思是又有机会见到对方。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刘邦对项羽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他不仅称赞项羽的英勇,也承认自己在战争中的角色和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续共同为秦国作战。
诗句二:
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译文:
项王立刻留刘邦和他一起喝酒。
注释:
- “即日”意为当天。
- “因”是动词,意为趁机、顺便的意思。
- “留”是动词,意为留下、留住。
- “沛公”即刘邦。
- “与饮”意为一起喝酒,表示两人共进饮食。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项羽留刘邦与其共进晚餐的情景。这种待遇在古代君主之间较为罕见,显示了项羽对刘邦的看重和信任。同时,这也表明了刘邦在这次会面中的地位较高,得到了项羽的礼遇。
诗句三: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译文: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向南面坐着。亚父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方侍立。
注释:
- “东”和”南”分别代表方向,东方和南方,用于指示座位的方向。
- “项王、项伯东向坐”表明项羽和项伯都是向东坐,这可能象征着他们之间相对平等的地位或相互尊重的关系。
- “亚父者,范增也”指出亚父是范增,他是项羽的重要谋士和顾问。
- “沛公北向坐”说明刘邦面对北方的位置,这可能暗示他的谦逊或对权力的一种尊重态度。
- “张良西向侍”则展示了张良的忠诚和辅助地位。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座位的安排描绘出了宴会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定位。座位方向的不同往往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地位或角色的重要性。此外,通过描述张良的位置,可以感受到他在这场政治游戏中的重要作用和忠诚。
诗句四:
亚父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圭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
亚父(范增)多次用手指着项王,举起他所佩的玉圭向项王示意三次,但项王沉默不语。
注释:
- “亚父”是范增的尊称。
- “数目”即多次指向、示意。
- “所佩玉圭”是指项王佩戴的玉制勋章或玉璧。
- “示之者三”表示进行了三次示意。
- “项王默然不应”意味着项王没有回应或者没有做出反应。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范增试图用手中的玉圭来影响项王的行为,但由于项王保持沉默,未能成功。这反映了范增的政治策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暗示了项羽的坚定和独立性格。
诗句五:
项王起,项王乃召项庄,使项庄拔剑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巵酒。」则与斗巵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準,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译文:
项王起身,项王就召来了项庄,让他拔剑舞剑。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保护樊哙,项庄无法攻击樊哙。这时张良来到军营门口,看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情况很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跳舞,他的心思通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我请求进去,和我一起去死。”樊哙就拿着剑和盾牌走进营门。守卫交叉的戟想要阻止他不让进来,樊哙侧着盾牌用力撞过去,卫士倒地,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幕面向西方站立,瞪大眼睛看着项王,头发都竖起来了,眼睛上的眉毛都挑起来了,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项王按住剑柄站着说:“客人是什么人呢?”张良说:“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坛酒。”于是就给樊哙一坛酒喝。樊哙拜谢说:“谢谢!”起来,站住喝下酒。项王说:“赐给你一条猪腿。”于是给了樊哙一整条猪腿。樊哙把盾牌翻过来放在地下,把猪腿放在上面绑上猪肚,拔出剑砍成两段吃掉。项王说:“壮士,还能再喝一口吗?”樊哙说:“我即使死了也不怕,一点点酒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像老虎一样凶猛的心肠,杀人像不能举起一件东西那样容易;惩罚人像害怕不能胜任那样严厉。天下的人都背叛他。怀王和各位将领约定说:‘最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可以称王。’现在沛公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连一根毫毛都不敢靠近他,关闭宫殿的大门,退回军队驻扎在霸上城,等待大王您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关隘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以及意外事件。劳累而功劳这么大,还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奸细的话,想要杀掉有功的人。这是灭亡秦国的延续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这样啊。”项王没有回答什么,只是说了一声“坐”让樊哙坐下。樊哙坐下之后,一会儿,沛公起来上厕所,因而招呼樊哙出来。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樊哙的勇敢和坚定。面对项羽的命令和压力,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入战斗并保护刘邦的安全。这种忠诚和勇气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兄弟的深厚情感。同时,他也展示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