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
诗句
1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
- 注释:这是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去世的时间和地点。
- 赏析:这里描述了汉武帝在未央宫去世的情景,为后续事件埋下伏笔。
- 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 注释:这是汉武帝的遗诏内容,主要阐述了他的遗言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赏析:这段文字是汉武帝在去世前的一段话,表达了他对于生死的看法,以及对后人的期望和警告。
译文
后七年六月己亥日,武帝驾崩于未央宫。遗诏称:“我听说世上万物都有诞生和死亡,死亡是天地间自然的规律,万物生长必有死亡的道理,我们何必过于悲伤呢?如今正值盛世,世人大都喜爱生命而厌恶死亡,过度地厚葬会导致事业的衰败,长时间的服丧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况且我自己德行不足,无法辅佐百姓;现在我去世了,又让长时间身着孝服的人长期面对四季变化,这让人哀伤不已,还损害人们的饮食起居,断绝鬼神祭祀,更加加重我的罪过,叫我如何向天下人交待!我有幸能够保全祖宗的宗庙,将我那脆弱的生命寄托在诸位君主身上,至今已超过二十年了。全靠天地神灵保佑,国家安定,没有战争。我虽然不够聪明,常常害怕犯错,因此感到羞愧而不敢忘记先帝的遗德。时间过得很慢,我也担忧不能善终。现在终于有机会以高龄之身,能再次回到太庙供奉祖先了。我对于自己的不明之处与值得庆幸的事情都感到悲哀,还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我命令全国的官吏百姓,命令到达之后三天之内,都要脱下丧服。禁止民间娶妻嫁女、祭祀祈祷、饮酒吃肉等活动。应当参加丧服的人员,都不许穿孝鞋。丧服的系带不得超过三尺,不要乘坐车辆及携带兵器,不要征用民夫男女去哭悼宫殿。宫殿中的应参加吊唁的人,从明天开始每天早晚各唱十五遍挽歌,祭奠完毕后结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禁止擅自哭泣。以下,按照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别哀悼七天、四天和三天,然后脱下丧服。”霸陵和山川按照原来的样子保留不变;归夫人以下的各级官员,按级别依次减少丧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