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帝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竟无过,为籓守职,信矣。故其泽流枝庶,毋功而侯者数人。及孝惠讫孝景间五十载,追修高祖时遗功臣,及从代来,吴楚之劳,诸侯子若肺腑,外国归义,封者九十有余。咸表始终,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
诗句:
史记 · 十表 · 惠景间侯者年表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帝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竟无过,为籓守职,信矣。故其泽流枝庶,毋功而侯者数人。及孝惠讫孝景间五十载,追修高祖时遗功臣,及从代来,吴楚之劳,诸侯子若肺腑,外国归义,封者九十有余。咸表始终,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
译文:
太史公阅读列侯的封地名单时,发现便侯的名字,感叹道:“真有原因啊!”长沙王是汉朝的开创者之一,他建立了严格的法令,表彰了他的忠诚。从前高祖平定天下后,有很多不是皇帝亲族而是有功的异姓诸侯王,被封为诸侯王的就有八个国家。到了孝惠帝时期,只有长沙国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因为后来的皇帝把皇位传给了长沙王,而长沙王的儿子因为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就断绝了王位,最终也没有犯错误,仍然忠于他的藩王职责,这真是值得赞扬啊!所以它的恩惠和恩泽流传到子孙后代,那些没立下什么功劳却被封侯的人也有很多。等到孝惠帝结束孝文帝在位的时间,到孝景帝即位已经50年了,朝廷才追念高祖时期的有功之臣,以及从外地投奔来的吴楚叛乱的将士,还有外国归顺汉朝的忠臣,一共封赏了九十多个侯国。这些侯国都记叙了他们的功绩和贡献,是当代仁德和功绩卓著的人的典范。
注释:
- “太史公”指司马迁。
- “列侯”:古代爵位名,分列卿、大夫、士三级,侯爵是其中最高一级。
- “便侯”:可能是指长沙王刘赐的封号。
- “有以也夫”:表示有原因或者有理由这样讲。
- “长沙王者”:指长沙国,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诸侯王。
- “着令甲”:建立严明的法律和制度。
- “称其忠焉”:称赞长沙王忠诚于汉朝。
- “高祖定天下”: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 “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意思是很多异姓诸侯王被封为侯王,其中有八个国家。
- “孝惠帝时”:指的是汉惠帝刘盈在位的时候。
- “唯有长沙全”:意思是只有长沙国没有被攻破或灭亡。
- “禅”:这里是指将王位传给下一代的意思。
- “以无嗣绝”:由于没有后代继承皇位而中断王位传承。
- “籓守职”:指长沙王忠于自己的藩国职责。
- “咸”:全部,都。
- “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意思是他是当代仁义和功业显著的人的典型代表。
赏析:
这首诗是《史记·十表》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长沙王刘赐被封为侯王的历史背景和他被封的原因。诗中提到了汉朝开国元勋们的贡献,特别是提到了长沙王刘赐的忠诚和对汉朝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对异姓诸侯王的态度。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