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应,荆荼是征”,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史记·十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节译与注释)
太史公曰:《建元已来侯者年表》是《史记》二十卷“十表”第八篇。该表包括太史公本表和褚先生补写的部分。
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应,荆荼是征”,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译文:太史公曰:《建元已来侯者年表》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它是《史记》第二十卷,“十表”中的第八篇。该表包括太史公本表和褚先生补写的部分。
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平关系,进攻了通往西域的要塞;闽越擅自进犯,东瓯请求归降。两个外族相互侵犯,正值汉朝强盛之时,由此可知功臣的封赏与祖先相当。为什么呢?因为《诗》《书》记载夏、商、周三代时期,戎狄是国家应战的对象,荆荼是对外战争的对象,齐桓公率领燕国攻打山戎,武灵王用区区赵国的军队制服了匈奴,秦国缪王凭借百里之地威服西方少数民族,吴楚两国的君王让诸侯百姓为百越效力。更何况在统一后的中央集权国家中,皇帝英明在位,兼具文武之力,征服了整个四海之内,内部安抚了亿万之众,难道可以安然不进行边疆的征战吗?从这时开始,就出兵北边讨伐强胡,南边消灭了劲敌越人,将领士卒按次序被封侯了。
注释: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平关系,进攻了通往西域的要塞;闽越擅自进犯,东瓯请求归降。两个外族相互侵犯,正值汉朝强盛之时,由此可知功臣的封赏与祖先相当。为什么呢?因为《诗》《书》记载夏、商、周三代时期,戎狄是国家应战的对象,荆荼是对外战争的对象,齐桓公率领燕国攻打山戎,武灵王用区区赵国的军队制服了匈奴,秦国缪王凭借百里之地威服西方少数民族,吴楚两国的君王让诸侯百姓为百越效力。更何况在统一后的中央集权国家中,皇帝英明在位,兼具文武之力,征服了整个四海之内,内部安抚了亿万之众,难道可以安然不进行边疆的征战吗?从这时开始,就出兵北边讨伐强胡,南边消灭了劲敌越人,将领士卒按次序被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