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于卫所居不合。仲尼没后,受业之徒沈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岂不痛哉!
诗句:洋洋美德乎!
译文:浩大而美好的道德啊!能够统治万物,驱使群众,难道是人力所能为的吗?
注释:“洋洋美德乎!”这句话表达了对道德的赞美和崇高敬意。”洋洋”形容其盛大、浩瀚,”美德”则指的是道德、美好品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具有如此浩大而美好的特性,以至于可以统治万物、役使群众,显示出它的无比伟大和崇高。
赏析:此句开篇即展现了作者对道德的崇敬和肯定。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爱”与“礼制”的重要性,还揭示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道德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足以统治万物、役使群众,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的重视,以及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