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岁星,其宿地,饥若亡。荧惑也乱,填星也下犯上,太白也强国以战败,辰星也女乱。大角,主命者恶之;心,则为内贼乱也;列星,其宿地忧。

月食始日,五月者六,六月者五,五月复六,六月者一,而五月者五,凡百一十三月而复始。故月蚀,常也;日蚀,为不臧也。甲、乙,四海之外,日月不占。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己,中州、河、济也。庚、辛,华山以西。壬、癸,恒山以北。日蚀,国君;月蚀,将相当之。

国皇星,大而赤,状类南极。所出,其下起兵,兵彊;其冲不利。

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所出国,起兵,多变。

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野。其星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丈。

大贼星,出正南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诗句:“月蚀岁星,其宿地,饥若亡。荧惑也乱,填星也下犯上,太白也强国以战败,辰星也女乱。”
  • 注释:“月蚀:月亮遮掩恒星,导致国家或地区遭受饥荒。岁星:木星,古代称为岁星,是吉祥的象征。荧惑:火星,古人认为它扰乱社会秩序。填星:土星,古人认为它侵犯国家主权。太白:金星,古人相信它预示着国家的强盛或衰落。辰星:水星,古人认为它是女性的象征”。
  • 诗句:“大角,主命者恶之;心,则为内贼乱也;列星,其宿地忧。”
  • 注释:“大角:即角宿,象征着权威或天命的破坏者。心宿:即心宿,象征内部的混乱或背叛。列星:其他星辰,它们所在的位置会带来忧虑”。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天象与政治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天象变化对国家的影响,司马迁试图向统治者传达关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的信息。例如,月食的发生通常被视为国家的不幸,而日食则可能预示着国家的衰落或战争的失败。这种解释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的敬畏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

通过对这段文献的逐句解读和详细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和占星术。这些知识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