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锡诸侯白金,风符应合于天也。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县偿之。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馀,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
  • 注释: “明年”指下一年。“郊雍”即在雍地进行的郊祀活动,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一种仪式。“获一角兽”表示从一头动物中得到了象征吉祥的动物角。
  • 译文: 下一年进行郊外祭祀时,获得了一只类似狐狸但有一角的野兽,这被官员们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1. “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
  • 注释: “有司”是指当时的官员们。“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指的是皇帝虔诚地进行了郊祀,以显示对上天的敬畏和祈求回报。“锡一角兽”意味着赐予了这种特殊的动物角。“盖麟云”则可能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称这是麒麟的预兆。
  • 译文: 官员们认为,陛下虔诚地进行郊祀,因此上天赐给您这只象征着神圣的动物角,这或许是麒麟的象征。
  1. “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
  • 注释: “荐五畤”指的是在五个祭坛上供奉祭祀品。“畤”是一种古代祭坛的名称。“加一牛以燎”中的“燎”是点燃的意思,表示用牛作为祭品来焚烧。
  • 译文: 于是,在五个祭坛上供奉祭祀品,并在每个祭坛上献上一头牛来进行燃烧的祭祀。
  1. “锡诸侯白金,风符应合于天也。”
  • 注释: “锡”意为给予。“白金”通常指黄金或白银。“风符应合于天”中“风符”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符号或图腾,而“应合于天”则表示这些符号与自然现象或天象有呼应之意。
  • 译文: 赏赐给诸侯们黄金和白银,这是根据一种神秘符号与天象的对应关系来决定的。
  1.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县偿之。”
  • 注释: “于是济北王”指的是西汉初年的一个王侯,即济北王刘志。“以为天子且封禅”中的“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祭天地的活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指的是该王侯上书请求将泰山及周围的县城献给皇上。“天子以他县偿之”中的“以他县偿”表明,虽然请求献出县城,但皇上并没有接受,而是用其他县来偿还。
  • 译文: 济北王认为皇帝即将举行封禅大典,于是上书献上泰山以及周边的一些县城,皇帝则用其他县来补偿他的请求。
  1. “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
  • 注释: “常山王”指的是西汉初年的常山王陈午。“有罪”表示因为某些行为而被贬谪或处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