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馀,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江,决四渎。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乾称‘蜚龙’,‘鸿渐于般’,朕意庶几与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命其邑曰当利公主。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自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诗句解析

  1.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此时,汉武帝(上方)正为黄河决堤而忧虑,同时黄金尚未得到。
  2. 乃拜大为五利将军:于是,汉武帝任命李广为五利将军。
  3. 居月馀,得四印:大约一个月后,李广获得了四个印章。
  4. 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他佩戴有三枚印章,分别是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和大通将军。
  5. 制诏御史”:汉武帝下诏给御史官。
  6. “昔禹疏九江,决四渎”:提到大禹治水,疏浚了九江、疏通了四条河流。
  7. “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最近黄河泛滥,堤坝不断被冲垮。
  8. 朕临天下二十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我统治天下二十年,上天如果赐给我贤才,我将大有作为。
  9. 乾称‘蜚龙’,‘鸿渐于般’,朕意庶几与焉:天象显示“飞龙”,鸿雁在天空缓缓飞行,我或许能与之呼应。
  10. 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因此封赏地士将军李广为乐通侯,赐予两千户的食邑。
  11. 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赐给列侯府邸,拥有上千名仆人;皇帝还赠送车辆、马车、帐篷等物品供他使用。
  12. 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命其邑曰当利公主:还娶了卫长公主为妻,赠送她价值一万元的黄金,并将她的封邑改名为“当利公主”。
  13. 天子亲如五利之第:汉武帝亲自前往李广府邸访问。
  14. 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汉武帝派出使者,沿途提供饮食和住宿。
  15. 自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从大将军到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到李广家中设宴招待,送礼物给他。
  16. 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于是汉武帝刻制一枚名为“天道将军”的玉印。
  17. 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汉武帝的使者穿着羽衣,夜晚在白茅上站立着,接受“天道将军”的印信,以此表示对李广的尊重。
  18. 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而佩戴“天道”的人,实际上是为天子传达天神的意志。
  19. 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因此,李广经常在家中夜间祭祀,祈求神灵降临。
  20. 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然而,当他祈求神灵时,百鬼会聚集而来,但他能够控制它们。
  21. 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此后,李广准备出行,向东进入大海,去寻找他的老师。
  22. 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他在海边生活了几个月后,得到了六个印章,声名远扬,天下人都称赞他,而燕齐地区的人都自称懂得医术和仙术。

译文

在汉武帝时期,他正因黄河决堤而烦恼,但黄金仍未得到。于是他被封为五利将军,并在一个多月后获得了四枚印章。他被授予“天道”、“地士”和“大通”将军的称号并赐给二千户的食邑。他还被赐给大量金钱和土地,并娶了卫长公主为妻。汉武帝还亲自去他家里访问,并给予各种待遇。之后,李广又获得了一枚玉印,表示他是天子所信任的。同时,他开始在家中进行宗教活动,祈求神灵降临。最终,他通过这些行为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李广的一系列行动和成就,展现了他的才能、忠诚、谦逊以及与汉武帝之间的深厚关系。诗中充满了赞美和敬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军事动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