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
平准书

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注释:

  • 匈奴: 古代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
  • 数侵盗北边: 多次侵犯边境地区。
  • 屯戍者多: 驻守边疆的士兵众多。
  • 边粟: 粮食,指边境地区的粮食供应。
  • 爵: 古代的一种荣誉称号,通过某种方式可以获得。
  • 孝景: 指西汉时期的皇帝刘彻,即汉文帝刘恒的孙子。
  • 上郡以西: 上郡以西地区,指当时的首都长安附近的地区。
  • 旱: 干旱,农业受灾的情况。
  • 卖爵令: 一种奖励制度,鼓励人们捐献粮食或其他物资给国家以换取爵位。
  • 徒: 被征召到边疆服役的人。
  • 复作: 重新征召服役的人回来从事农业生产。
  • 苑马: 皇家马匹,用于战争和礼仪活动。
  • 宫室列观: 宫殿和楼台,是帝王生活的象征。
  • 都鄙: 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
  • 廪庾: 粮仓。
  • 京师: 首都长安。
  • 钱: 货币。
  • 梁肉: 美味的菜肴。
  • 守闾阎者: 居住在乡村的人。
  • 宗室有土: 皇室成员拥有土地。
  • 公卿大夫: 高级官员,如丞相、将军等。
  • 奢侈: 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 物盛而衰: 事物的发展变化。
  • 变: 变革,这里指社会风气的变化。

赏析:

《平准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作品,收录于《史记》中。本书主要叙述了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平准均输政策及其背景和影响。平准均输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财政危机和抑制物价上涨问题,通过政府收售物资来平衡市场供需关系。该政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和部分民众的不满情绪。通过对平准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朝的经济状况和当时社会的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