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鞌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十七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

灵公九年,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

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

齐太公世家

诗句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记载,西周初年,齐国由太公望吕尚所建国。他原本是东海人,姓姜氏。其先祖曾助禹平水土,有功于夏商时期,被封于吕或申。后来,他的子孙中有人封为庶人,而他的后代苗裔则成为齐国的始祖。齐国从太公建国起,历经近千年的历史,至公元前379年国灭。

译文

  1. 晋初置六卿:公元前十一年(西周初年),晋国初设六卿之职,以奖赏在鞌之战中的功绩。
  2. 齐顷公朝晋:齐顷公朝见晋景公,希望借助晋王之力,尊奉晋景公。但晋景公未接受齐顷公的尊荣,最终归还。
  3. 弛苑囿、薄赋敛:归国后,齐顷公放松了苑囿的围困,减轻了赋税,关心孤寡和疾病之人,节省积聚以救济百姓。这些举动使民心大悦。
  4. 厚礼诸侯:齐顷公对诸侯表现出慷慨大方的态度,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5. 晋栾书弑君:公元前十七年(晋怀公十六年),晋悼公派兵攻打齐国,并派公子光质询于晋。
  6. 立子光为太子:同年十九年(晋怀公二十二年),晋悼公决定立公子光为太子,并由高厚辅佐他。同时,晋悼公还计划与诸侯会盟于钟离。
  7. 齐师败走:次年二十七年(晋怀公二十四年)晋兵攻齐,齐师战败,灵公逃至临菑。尽管晏婴劝阻,但晋军仍包围临菑,并烧毁城内。
  8. 晋伐齐:随后在二十八年(晋怀公二十六年),晋军再次攻打齐国。此前,齐灵公娶鲁女为妻,生子光为太子。晋国得知消息后发兵攻打,直至临菑城破。
  9. 崔杼迎旧太子:灵公死后,崔杼迎回原太子光,是为庄公。之后,庄公杀戎姬,八月后,崔杼杀高厚。至此,晋国听闻齐国内乱,便发兵讨伐。
  10. 晋国至高唐:最后,晋国军队抵达高唐地区。

注释详解

  1. 太公望吕尚:吕尚是姜姓的齐国始祖,他本名吕尚,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赐姓吕,后来因家族原因又改回姜氏。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被尊称为“太师”。
  2. 四岳佐禹平水土:据传说,四岳是古代舜帝时期的四位重要官员,他们曾协助禹治理洪水。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高度重视。
  3. 申、吕或封枝庶子孙:吕尚的原封地位于吕或申,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变迁,他的子孙可能因此分封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甚至成为了普通人。
  4. 齐国兴衰史:自太公建国以来,齐国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兴衰历程。从西周初年的崛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衰落,齐国不仅见证了中原地区的多次变迁,也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文化成就。
  5. 齐康公身死国灭: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标志着齐国的灭亡。

赏析

《齐太公世家》通过详细记录齐国的历史变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从崛起到衰落再到亡国的全过程。这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齐国的强大和繁荣,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