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闲入晋曲沃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闲。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闲公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这首诗歌通过一系列事件描绘了齐国的政治斗争和个人悲剧。诗歌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包括:

  1. 庄公三年:庄公与栾盈的交往,以及他对待栾盈的态度。
  2. 四年:齐庄公让栾盈潜入曲沃城作为内应的事件。
  3. 五年:关于崔杼与棠公妻的私通行为,以及其对崔杼的影响。
  4. 六年:庄公与崔杼之妻之间的不伦关系及其后果。
  5. 七年:齐国的政变过程,包括崔杼联合其他家族攻打晋国的计划。
  6. 八年:莒国国君访问齐国并受到款待的场景。
  7. 九年:崔杼称病不处理政事,而实际上却与他的妻子一起逃避责任。
  8. 十年:庄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但都失败,最后被刺杀。

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反映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