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译文:

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自从周文王在世时起,周公就以孝子的身份侍奉父亲,非常仁爱,与其他儿子不同。当武王即位后,周公常常辅佐和保护武王,经常担任要职。武王九年,向东征伐到达盟津,周公辅助武王行动。十一年,讨伐殷商,到达牧野,周公帮助武王,制作了《牧誓》。打败了殷商,进入商朝的宫殿。在杀了纣王之后,周公拿着大斧子,召公拿着小斧子,夹着武王,祭祀社神,向纣王报告了他的罪行,以及殷民。释放了箕子的囚禁。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封为诸侯,让管叔、蔡叔辅佐他,继续延续殷商的祭祀。广泛分封了许多有功的同姓亲族。封周公旦于少昊的虚曲阜,这就是鲁国的始封之地。周公不去接受封地,而是留在鲁国辅佐武王。

武王在位两年后,还没有能够统一天下,武王生病了,病情不轻,大臣们都感到恐惧。太公、召公于是用占卜的方法询问天命。周公说:“现在不可以忧虑先王。”于是周公自己作为质子,设置三个祭坛,周公面朝北站立,戴着璧捧着圭,对太王、王季、文王进行祷告。史官祈祷说:“你的孙子王发,勤劳而身体不适。如果你们三王有违背子的责任于天命的过错,就让我的孙子代替你们。但我聪明能干,有很多才能和技艺,能够事奉鬼神。而你们的孙子王发却不像我这样聪明能干,不能够事奉鬼神。那就让我在天庭上告诉你们天命的吉凶情况吧,以便你们能够保佑你们的子孙在下面的地方平安无事。不要丧失上天降下的福气和使命,我们祖宗也要永远有所依靠和归宿。现在我就要在占卜中寻求神灵的帮助,如果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我手中的璧和圭交还给你,等待你的决定。如果你不答应我,那我就收起璧和圭。”周公已经下令史官通报太王、王季、文王,打算代替武王去死,于是就在三位君王那里进行占卜。占卜的人都说是吉利的,翻开占卜的结果一看,果然是吉祥的。周公很高兴,打开宝匣,发现了占卜结果中所说的吉兆。周公入宫祝贺武王说:“大王您不会有什么灾祸的。我刚刚接受过三位君王的重托,希望长久地得到他们的保佑。这条道路能够让我怀念一个人。”周公将占卜的结果收藏到金縢的宝匣里,告诫看守宝匣的人不得泄露消息。第二天,武王的病有了好转。

赏析:

此段记载了周公旦协助武王推翻殷商政权的事迹,以及他辅助武王治理国家的过程。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也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周公旦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著称于史册,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通过详细描绘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建立鲁国等历史事件,展现了他的忠诚、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周朝初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状况,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和文化背景。此外,文中还体现了周公旦对于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他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所付出的努力。这种忠诚和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行为上,更是贯穿在他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