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解析:
这段历史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变革。从周公旦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开始,到鲁国经历了懿公、伯御和孝公的执政变迁。懿公被其兄的儿子伯御所弑,伯御被宣王所杀并立新君孝公。然而孝公在位期间,诸侯背叛了周王的命令。孝公去世后,他的长子弗湟继位为惠公,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政变。惠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息摄政,这是由于惠公没有子嗣。最后,孝公的庶出长子息被立为隐公。这段历史的叙述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家族纷争,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