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闲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
译文:公元前37年,悼公去世,他的儿子嘉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元公。
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
译文:元公在他二十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显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穆公。
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译文:穆公在他三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奋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共公。
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
译文:共公在他二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屯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康公。
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
译文:康公在他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匽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景公。
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
译文:景公在他二十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叔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平公。
是时六国皆称王。
译文:那时六个国家都被称为国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
译文:平公的第十二年,秦惠王去世。
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
译文:平公在第二十年后去世,他的儿子贾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文公。
文公年,楚怀王死于秦。
译文:文公在位时,楚怀王死在秦国。
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译文:文公在二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仇即位,成为新君,这就是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
译文:在顷公的第二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楚顷王被迫东迁到陈国。
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
译文:在楚的十九年里,他们攻打我国,并夺取了徐州。
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
译文:在楚的二十四年里,楚考烈王进攻并灭亡了鲁国。
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
译文:顷公逃亡后,被迁至下邑,成为平民,从此鲁国中断了祭祀。
顷公卒于柯。
译文:顷公在柯城去世。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译文:从周武王的兄弟周公旦开始,经过三十四代人的统治,终于到了顷公。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日:“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闲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译文:太史公评论说:“我听说孔子说过:‘真是太糟糕了鲁国的衰落啊!洙水和泗水之间争论不休啊。’通过分析庆父和叔牙、闵公的时期,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混乱。隐公、桓公的事情;襄仲杀死嫡子而立庶子;三家作为臣属面朝北,亲自攻击昭公,昭公因此逃亡。至于礼节的仪式上遵循了传统的礼制,但实际的政事又是多么的乖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