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皆属燕,六岁。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馀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燕昭王继位后的招贤纳士变法图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下是对这首诗中各个句子的详细解读:

  1.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
  • 这句表明了燕昭王在灭掉燕国后,迅速即位成为新的统治者。
  • 昭王的即位标志着新的政治秩序的开始,同时也为燕国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1.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昭王用谦逊的态度和重金来吸引贤能的人才。
  • 这种策略有效地集聚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为燕国的繁荣提供了智力支持。
  1. “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
  • 这是郭隗对昭王的建议,意在指出只有得到贤才,才能雪耻报仇。
  • 这体现了昭王的远见卓识,认识到人才是国之根本。
  1.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
  • 乐毅和邹衍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们的到来为燕国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和文化支持。
  • 他们不仅参与了国家的治理,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提高了燕国的整体实力。
  1. “士争趋燕”
  • 随着燕国的崛起,众多有志之士纷纷投奔燕国,形成了一种向善的力量。
  • 这种趋势反映了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
  1. “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 昭王不仅关注自身的安危,更关心百姓的生活。
  • 这种执政理念使得燕国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国家的稳定性。

燕昭王通过一系列明智的政策和行动,成功地将一个衰微的小国转变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领导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危机中寻求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