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釐公举立。

微子开,殷帝乙之长子,纣王之庶兄。纣即位后,昏庸无道,荒淫于政事,微子多次谏言,但纣王不纳。及至祖伊以西伯昌之德政示纣,纣始知忧惧,然已为时过晚。微子因数谏未被采纳,深感失望,遂作麦秀之诗以自伤。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译文:    
麦田渐渐茂盛,黍稷郁郁葱葱。那些狡猾的小人啊,不愿与我们友好相处!    
    
注释:    
-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形容农田丰收的景象,麦穗渐长,黍稷茂盛。    
- 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指那些狡猾的人,不愿意与自己友善交往。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农田的丰收景象,反衬出作者心中的悲凉与失落。诗中的“狡僮”一词,既表达了对纣王身边小人的不满,也反映了微子内心的愤懑与无奈。他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着对国家和百姓的关爱与责任感,这种高尚品质令人敬仰。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微子个人的品格,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

译文:
武王逝世,成王年少,周公旦代理国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于是与武庚一起发动叛乱,企图袭击成王和周公。周公继成王之命将武庚处死,并杀死管叔、放逐蔡叔。周公随后任命微子开接替殷商的后代,继续供奉先王的祀典,并作《微子之命》来重申此事,微子因此被封立在宋国。因为微子本身具有仁德,所以接替了武庚的位置,因此殷朝遗留下来的民众非常尊敬并喜爱他。

注释:

  • 武王崩:武王去世。
  • 成王少:成王年幼。
  • 周公旦代行政当国:周公旦代行国家政权。
  • 管、蔡疑之:指管叔和蔡叔对周公的疑虑。
  • 乃与武庚作乱:与武庚一起发动叛乱。
  • 欲袭成王、周公:企图袭击成王和周公。
  • 故殷馀民甚戴爱之:因此殷朝留下的人民非常尊敬和爱护他。

赏析:
此段描述了周朝建立后的历史变迁。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旦代行国政。管叔和蔡叔对周公产生疑虑,并联合武庚发动叛乱。然而,周公最终平定了叛乱,并杀死了叛乱者,保护了周朝的稳定。微子作为殷商的后代,因其仁德而被周公任命为新的诸侯国国君,负责继续供奉先王的祀典。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周朝的稳固和发展,也突出了微子在维护国家稳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微子的仁德和受到人民的尊敬也体现了周朝对于道德和仁德的重视。

”`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釐公举立。

译文:
微子开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继位,称为微仲。微仲去世后,他的侄子宋公稽继位。宋公稽去世后,宋公的孙子丁公申继位。丁公申去世后,他的孙子愍公继位。愍公去世后,弟弟炀公熙继位。炀公即位期间,愍公子鲋祀杀死炀公自立为王,宣称自己应当成为君主,这就是厉公。厉公去世后,子釐公举继位。

注释:

  • 微子开卒:微子开去世。
  • 衍:微子开的弟弟,继位称微仲。
  • 微仲卒:微仲去世。
  • 丁公申:丁公申是宋国的第五任君主。
  • 愍公继位:愍公继位后,愍公子鲋祀自立为厉王。
  • 釐公举:釐公举继位后,厉王的儿子。

赏析:
此段落描述了宋国从微子开到厲王共七百多年间的变迁。微子开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继位,称为微仲。微仲去世后,他的侄子宋公稽继位。宋公稽去世后,宋公的孙子丁公申继位。丁公申去世后,他的孙子愍公继位。愍公去世后,弟弟炀公熙继位。炀公即位期间,愍公子鲋祀杀死炀公自立为王,宣称自己应当成为君主,这就是厉公。厉公去世后,子釐公举继位。这段历史展示了宋国从微子开到厉王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家族更迭。每个君主的更替都伴随着权力的斗争和继承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同时,这些历史事件也揭示了宋国作为一个诸侯国在周朝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