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釐公卒,子惠公覵立。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群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下面是对《史记·三十世家·宋微子世家》逐句的释义,以及译文和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釐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译文:釐公的第十七年,周厉王被迫出逃到了彘。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釐公时期的一个政治事件,周厉王因为政治问题被迫逃离首都的情景。
- 诗句:二十八年,釐公卒,子惠公覵立。
译文:厘公的第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惠公覵即位。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釐公去世后的继承情况,以及惠公的即位,为故事的发展铺垫了背景。
- 诗句:周宣王即位。
译文:在周宣王即位。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周宣王的登基,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起点。
- 诗句: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译文:戴公的第二十九个年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随后秦国开始成为诸侯国之一。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周朝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即周幽王的死亡导致国家分裂,为秦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 诗句:穆公立,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
译文:穆公即位,穆公第九年生病,他召见了大司马孔父并对他说:“…”
赏析:穆公的这段话反映了他在疾病中的心理状态和对国家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他后来的行动。
- 诗句:宣公元年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译文:宣公的第一年去世,他的弟弟和即位,这就是穆公。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穆公是如何继承兄长的位置,也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情节。
- 诗句: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
译文:穆公九年生病,他召见了大司马孔父并对他说:“…”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穆公的健康状况以及他对大司马孔父的指示,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 诗句:“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译文:先君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能忘记这份恩情。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穆公对宣公的感激之情,也揭示了穆公的政治行为和道德观念。
- 诗句:“吾死,必立与夷也。”
译文:如果我死了,一定要立与夷为国君。
赏析:这句话显示了穆公的承诺和坚定性,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家族关系。
- 诗句:“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
译文:不要立冯,我不能够辜负宣公。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穆公的忠诚和原则,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宣公的尊重和忠诚。
这段诗歌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发生,还深刻描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道德抉择,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