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译文】
晋文公,古时所说的好国君啊!流亡在外整整十九年,处境十分困窘,即位之后施行赏罚,尚且忘记介子推,何况是骄奢之君呢?灵公被弑杀后,其后成王、景王治理严明,到厉王大加诛杀,大夫们害怕被杀,祸乱发生。悼公以后日渐衰微,六卿专权。所以君王驾驭臣下的方法,本来就不容易。
注释:
- 太史公:指司马迁。
- 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在流亡十九年后回国执政。
- 明君:明智的君王。
- 亡居外:流亡在外。
- 介子推:重耳逃亡时,跟随他的人中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他始终跟随重耳,并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后来重耳成为国君,却忘了这位恩人,只记得要赏赐给他。
- 骄主:骄傲自满的君主。
- 灵公:周灵王的儿子。
- 成、景:指晋成公和晋景公。
- 厉王:周厉王。
- 悼公:晋悼公立国期间,因年幼而由赵盾摄政,后赵氏被灭,赵盾之子赵武(后来的赵鞅)继位。
- 卿:三公九卿中的一员,指高级大臣。
赏析:
《史记·三十世家》是记载先秦诸侯国历史的著作。本篇选自《史记·晋世家》,记述了晋文公从流亡十九年后回国即位,对旧臣介子推的忘恩负义的行为,以及晋国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文章通过记叙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揭露和鞭挞了当时贵族阶层骄奢淫逸、忘恩负义的腐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