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郑告急,共王救郑。与晋兵战鄢陵,晋败楚,射中共王目。共王召将军子反。子反嗜酒,从者竖阳谷进酒醉。王怒,射杀子反,遂罢兵归。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以下是对《史记 · 三十世家 · 楚世家》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原文: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译文:
二十年后,楚庄王攻打宋国,因为杀了楚国的使者。围攻宋国五个月,城中粮食吃尽,百姓只能互相交换孩子当饭吃,甚至连骨头都被煮来充饥。宋国的华元出城告诉楚庄王实情。庄王听后赞叹道:“你真是个君子啊!”随即撤军离去。
赏析:《史记·三十世家·楚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记录楚国历史的传记作品,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事件。此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楚庄王攻打宋国的原因及结果。楚庄王为了报复宋国的不义,借故攻打宋国,并在战争中杀害了楚国的使者。然而,在得知宋国人的悲惨境遇后,他决定停止战争,体现了他的仁义之心。
- 第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原文:
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译文:
二十三年后,楚庄王去世,他的儿子楚共王审即位。
赏析:
本句说明了楚庄王去世后,其子楚共王审继位。楚共王审是楚庄王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继续统治楚国。
-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
原文: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郑告急,共王救郑。与晋兵战鄢陵,晋败楚,射中共王目。共王召将军子反。子反嗜酒,从者竖阳谷进酒醉。王怒,射杀子反,遂罢兵归。
译文:
共王第十六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共王报告了此事,共王便出兵救援郑国。在鄢陵与晋军的战斗中,楚军被击败,晋军射中了共王的眼睛。共王召回将军子反。子反嗜酒如命,跟从的将领竖阳谷因喝酒醉了误事,共王大怒,射死了子反,随后停止了战斗并班师回朝。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楚共王在面对晋国的侵略时所做出的反应。他不仅派出军队支援郑国,还在鄢陵之战中亲自率军作战,尽管遭遇失败但最终成功制止了晋军的攻击。然而,由于子反的失误,导致了他的身亡。
-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
原文: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译文:
三十一年后,楚共王逝世,他的儿子楚康王招继位。楚康王在位十五年后逝世,他的子嗣员即位,这就是被称为郏敖的楚王。
赏析:
本句说明了楚康王招继位并即位为楚王。康王死后,他的儿子员继任王位,成为新的一代楚王。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楚王朝的一个重大变迁。
-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
原文: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译文:
康王宠爱他的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的时候,他任命自己的叔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为令尹,掌管国家的军事要务。第四年,公子围出使郑国,途中听说楚康王生病就急忙返回。十二月己酉日,公子围入宫探视楚康王的病情,用绳子勒死了楚康王,接着又杀死了他的儿子莫及平夏。之后派使者到郑国报信。伍举问道:“谁继承君位?”回答说:“我,公子围。”伍举又说:“是共王的儿子围继位吧。”子比逃往晋国,而公子围则即位为楚灵王。
赏析:
本句讲述了楚康王去世后,其子公子围及其亲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最终的权力交接过程。公子围在得到大臣伍举的支持后,迅速掌握了政权,结束了由郏敖领导的政变,巩固了自己在楚国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