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四年,灭六、蓼。六、蓼,皋陶之后。八年,伐陈。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闲。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是岁灭庸。六年,伐宋,获五百乘。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
翻译: 穆王即位,将他的太子的宫殿赐给潘崇,任命他为太师,管理国家事务。
穆王三年,灭江。
翻译: 穆王三年,消灭了江国。
四年,灭六、蓼。
翻译: 第四年,消灭了六国和蓼国。
六、蓼,皋陶之后。
注释: 六国和蓼国是皋陶的后代。
八年,伐陈。
翻译: 第八年,攻打陈国。
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
翻译: 穆王在第十二年去世。他的孙子楚庄王侣继位。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
注释: 楚庄王即位三年后,不再发布任何命令,整日沉迷于享乐之中,并下令国内:“如果有人敢进谏,一律处以死刑,绝不宽恕。”此时,伍举向楚王进谏。
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闲。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翻译: 庄王左手抱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女,坐在钟鼓声中。伍举问道:“您有什么心事吗?”楚王说:“我听说有一种鸟,它三年不飞不叫,你觉得这是什么鸟呢?” 庄王回答道:“这种鸟三年不飞,一飞必将直冲云霄;三年不叫,一叫必将惊人。"
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对曰:“夫物盛昌必衰,而不持中,是以有倾覆之患;故日月满则亏,月满则食;满而损,故水满则溢;龙蛇逢藏其壮,则腾而为雨,一旦乃亡。此五行之终始也。圣人备祸于未形,而趋福于无形。”言终,楚王曰:“试人主孰可与接? 伍举对寡人曰:”君其问诸 Jun 乎!“王曰:“何谓也?”对曰:“有鸟止于鲁郊之桑树上百日后,化而为虎。群臣闻之皆惧,唯王子胜非之。王曰:“是非人也。”胜曰:“臣闻之:夫百日之外,非所知也。虽野禽无知,其必有情焉。野鸟至春则鸣,秋则静。今夫野鸡,犹有感羽翼而求索也,若虎之来,将不能避矣。”王曰:“善!”乃止不杀。
翻译: 伍举回答道:“事物发展到极盛必然走向衰败,如果国君的行为不符合中庸之道,就必然会出现危亡。因此,日全盈必缺,月亮全满必亏,水满必溢。龙虎蛰藏其壮,一旦腾飞降雨,最终灭亡;这是五行变化的规律。圣人在祸乱发生之前加以防范,在福运到来之时趋利避害。” 伍举说完后,楚王问他:“谁能与我交流?“伍举回答说:“可以问问 Jun(孔子)啊!” 楚王说:“为什么?”“因为Jun曾经说过:‘百日之后,非所知也’。即使野鸟无知,但一定有感情。野鸟到了春天就会鸣叫,秋天就安静下来。现在野鸡还有展翅求索的感情。如果老虎来到,恐怕我们无处逃避吧?”楚王说:“很好。”就停止不杀。
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是岁灭庸。六年,伐宋,获五百乘。
翻译: 几个月后,楚王的荒淫行为更加严重。这时,大夫苏从才入宫进谏。楚王问:“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苏从回答说:“为了表明大王的圣明,我愿意不惜生命。“于是楚王取消了淫乐活动,重新执政。在这一年里,他处死了数百人,提拔了数百人。他重用了伍举和苏从共同治理国政,全国上下都很高兴。这一年楚国消灭了庸国。第六年,楚国又攻打了宋国,获得了五百余辆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