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彊,陵江汉闲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艰立,是为庄敖。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许君肉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二十六年,灭英。

诗句: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

译文:在公元前51年,周武王和召公跟随诸侯一同拥戴楚国的首领,并多次建议立楚国为王。楚国对此非常愤怒,认为周武王背叛了自己,于是发动了对随国的军事行动。在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熊赀即位,开始在郢都建立新的国家。

赏析:这段历史描绘了楚国的崛起与扩张,反映了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强盛。楚国通过不断的军事征服和外交活动,逐步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周武王的拥戴和楚国的反击都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权力斗争和战略布局。文王熊赀的即位标志着楚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的政策和行为将影响楚国的未来走向。

注释:

  • 五十一年:指的是公元前51年。
  • 周召随侯:周武王和召公跟随诸侯一同拥戴楚国的首领,即楚成王。
  • 立楚为王:提议立楚国为王,表明楚国的势力受到认可。
  • 伐随:发动对随国的军事行动,因为随国背叛了楚国。
  • 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周武王去世,军队解散。
  • 文王二年:文王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是公元前507年。
  • 伐申过邓:对申国和邓国发动战争。
  • 邓人曰“楚王易取”:邓国人认为楚国容易攻取。
  • 邓侯不许也:邓国不同意攻打楚国。
  • 六年:文王即位第六年。
  • 伐蔡:进攻蔡国。
  • 虏蔡哀侯以归:俘虏蔡哀侯并带回楚国。
  • 已而释之:不久后又释放了蔡哀侯。
  • 齐桓公始霸:齐国的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
  • 楚亦始大:楚国也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 十二年,伐邓,灭之:在第十二年,楚国讨伐邓国并灭掉了它。
  • 十三年,卒,子熊艰立,是为庄敖:第十三年,楚成王去世,其子熊艰即位,成为楚庄王。
  • 庄敖五年:楚庄王在位第五年。
  • 欲杀其弟熊恽:楚庄王想要杀掉自己的弟弟熊恽。
  • 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熊恽带着随国的士兵逃亡到了随国,并且被随国人杀害了楚庄王,然后随国又趁机杀死了熊恽,并立楚庄王的另一个兄弟熊艰为国君,这就是楚悼王。

这段历史的叙述揭示了楚国从一个受尊敬的小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大国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楚国在不同时期的扩张、内部权力斗争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及其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