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勾践,他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也是夏朝帝少康的后代。他们在会稽地区建立了自己的领土,以继续传承大禹的祭祀。勾践本人文身断发,居住在草野之中,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越王勾践,他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代,也就是夏后帝少康的后代。他们被分封在会稽这个地区,以继续传承大禹的祭祀。勾践本人文身断发,居住在草野之中,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赏析:
这段描述展示了勾践家族的起源和他的早期生活。勾践作为夏后帝少康的后代,表明了他的高贵血统。而文身断发的描述,则反映了当时越国的文化特征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态度。这种文化融合使得勾践能够更好地管理国家,并为其后续的军事和政治扩张奠定基础。最后提到的吴越战争,勾践利用了吴国的内乱和自身的战略优势,成功复仇,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决断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