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田乞、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众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返杀高昭子。晏圉奔鲁。
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而来会饮。”会饮田氏。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盟立之,田乞诬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也。”鲍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欲悔,阳生乃顿首曰:“可则立之,不可则已。”鲍牧恐祸及己,乃复曰:“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遂立阳生于田乞之家,是为悼公。乃使人迁晏孺子于骀,而杀孺子荼。悼公既立,田乞为相,专齐政。
”`
诗句解析与翻译
诗句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
译文
[1] 齐景公的太子在一次政变中被杀,此后,被景公宠爱的芮氏生了儿子荼。[2] 齐景公因病,命令他的宰相(相国)名子惠子和高昭子,以荼为太子。[3] 齐景公去世后,两位宰相高昭子和国惠子拥立荼,称为晏孺子。然而,田乞对此感到不快,他想要支持的是齐景公的其他儿子阳生。阳生一直与田乞关系很好。当晏孺子即位时,阳生逃到了鲁国。田乞假装去伺候高昭子和国惠子,每次都是乘车陪侍,并说:“起初大夫们并不想立孺子为太子。但既然孺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作为国君辅佐他,大夫们都感到自己处境危险,策划叛乱。”他还欺骗大夫们说:“高昭子是个可怕的角色,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那就晚了。”于是,大夫们听从了他的建议。
注释解释
- 陈完:本篇记载了齐国从田敬仲至齐王建的历史。
- 周太史之卦:陈完出生时,恰好周太史经过陈国,为他占卜吉凶,结果从《观》卦变成《否》卦,预示着陈完未来能成为齐国的重要人物。
- 田敬仲完:这是《史记》对陈完的称呼,意为齐国的继承人。
- 成侯驺忌与田忌:齐国的两位重臣,因政治斗争而与田文子结怨。
- 景公病:指齐景公健康不佳。
- 相国惠子与高昭子:指的是齐国的宰相。
- 晏孺子:齐景公死后,由阳生即位,被称为晏孺子。
- 田乞:后来企图篡位的大臣。
- 高昭子:高昭子是齐国的宰相之一。
- 国惠子:同样是齐国的宰相之一。
- 大夫:指当时参与政治的人物。
- 晏圉奔鲁:晏孺子的堂兄晏圉逃亡到鲁国。
- 景公卒:指齐景公去世。
- 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指景公任命荼为太子。
- 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田乞假装服侍高昭子和国惠子。
- 诸大夫从之:指其他大夫跟随高昭子和国惠子的提议。
- 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指景公去世后,由两位宰相高昭子和国惠子拥立荼,称为晏孺子。
- 而田乞:这里指田乞,后来企图篡夺权力的大臣。
- 欲立景公他子阳生:意图拥立另一位王子阳生为新国君。
- 阳生素与乞欢:阳生一直与田乞关系亲密。
- 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晏孺子即位后,阳生逃亡到鲁国。
- 田乞:田乞后来企图控制朝政。
- 假事高、国:指田乞假装效忠高昭子和国惠子。
- 代参乘:代替高昭子和国惠子驾车。
- 言曰:即“称说”,田乞告诉高昭子和国惠子他们的意图。
- 诸大夫从之:其他大夫也同意支持阳生的继位计划。
- 阳生遂奔鲁:阳生最终逃到了鲁国。
- 田乞伪事高、国:田乞假装去伺候高昭子和国惠子,实际上是为了监视他们。
- 每朝代参乘:每天陪同高昭子和国惠子乘车出行。
- 发橐,出阳生:打开袋子放出阳生。
- 置坐中央:将阳生安排在座中中央位置。
- 发橐,出阳生:再次打开袋子让阳生出来,并宣称他成为了齐国的新国君。
- 大夫皆伏谒:所有大夫都跪拜行礼表示顺从。
- 将盟立之:准备通过盟誓正式确立阳生为国君。
- 田乞:田乞此时担任齐国的宰相。
- 诬:欺骗。
- 鲍牧怒曰:鲍牧因为被田乞欺骗而愤怒。
- 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田乞用景公的曾孙可以继承王位这一理由来说服大家接受阳生为国君。
- 遂立于家:在田乞家中正式立阳生为国家的新国君。
- 悼公既立:悼公即位后,田乞担任齐国的宰相。
- 专齐政:完全控制齐国的政务。
赏析
这段描述描绘了齐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斗争,特别是田乞如何试图篡夺政权并成功上台的过程。从景公太子被杀开始,到晏孺子和阳生的更迭,再到田乞和高昭子之间的权谋,整个故事充满了阴谋、背叛和权力的斗争。此外,这段历史还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以及个人野心如何在政治舞台上造成巨大的影响。通过对这些情节的详细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历史变迁中的人性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