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简公曰:“蚤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简公立四年而杀。于是田常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为相。
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
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彊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封邑大于平公之所食。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田常卒,子襄子盘代立,相齐。常谥为成子。
诗句:史记·三十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译文:
简公出逃,田氏的人追赶简公到徐州抓住了他。简公说:“早听我叔父御鞅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难了。”田氏的人害怕简公再被立为君而诛杀他们,于是杀死了简公。简公在位四年被杀。于是田常立简公的弟弟骜做了平公。平公即位,田常做丞相。田常杀了简公之后,害怕诸侯共同讨伐他,就把所有的领土全部归还给鲁、卫两国,西面和晋国、韩国、魏国、赵国相约,向南联合吴国、越国的使者,修功行赏,亲于百姓,因此齐国重新安定下来。
注释:
- 简公出逃: 指简公因政局动荡或内部权力斗争而出逃。
- 田氏之徒: 指的是跟随田常的一群人,后来成为田氏家族的一部分。
- 徐州: 古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江苏省一带,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城市。
- 简公: 指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君主,名字不详,是本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 田常: 即著名的田成子,是本文中的主角,后成为齐威王的父亲,历史上有“齐国之霸”的美誉。
- 言于齐平公: 向齐平公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
- 德施人之所欲: 施行仁德以顺应人们的愿望。
- 刑罚人之所恶: 施行严厉的法律惩罚,符合人们的厌恶。
- 平公: 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另一位君主,名不详。
- 谥号: 古代帝王或贵族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于表彰功绩或贬斥罪行。
- 成子: 田常的谥号,意为完成大事。
- 陈完者: 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是陈厉公的嫡长子。
- 周太史: 古代负责记录国家历史和预言的神职人员。
- 卦得《观》之《否》: 通过占卜得到的卦象显示“观国之光”,意味着观察国家的政治形势。
- 成侯驺忌与田忌不和: 指的是齐国的两位贵族之间的矛盾。
- 公孙阅: 一位名叫公孙阅的贵族,可能对政治有所建言或参与政治活动。
- 田稺孟夷: 指的是陈完的后代,后来成为田氏家族的成员。
- 湣孟庄: 是田文子的儿子,田文子在齐国担任过官职。
- 文子事齐庄公: 指的是田文子侍奉齐国的庄公。
- 晋之大夫栾逞作乱于晋: 指的是晋国的栾逞叛乱,投奔了齐国。
- 晏婴与田文子谏: 指的是晏婴和田文子劝阻齐庄公不听建议。
- 齐庄公: 指的是齐国的国王,名字不详。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变迁。田常利用各种策略和政治手段,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他不仅杀掉了简公,还成功地控制了齐国的政治局势,并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势力。田常的行为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反应和警惕,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政权。这些行为包括归还土地、修好邻国关系、奖励有功之人等。这些措施使得齐国在他的统治下再次稳定下来,并最终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