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 注释:从这一点来看,抱怨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
- 译文: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抱怨是否是正确的。
2.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注释:有人这样说:“天帝对于谁都不会亲近,总是帮助那些善良的人。”
- 译文:有人认为“天道并不偏爱任何人,而是总是帮助善良的人”。
3.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 注释:如果伯夷和叔齐被认为是好的人吗?
- 译文:如果他们被看作是好人,那么这种说法是对的吗?
4.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 注释:他们积累了仁爱和清洁的德行,但最终却饿死了。
- 译文:他们积累着仁慈和洁净的行为,但最终却饿死了。
5.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 注释:孔子的门徒中,唯独推荐颜渊是好学者。
- 译文:在孔子的众多门徒中,他特别推荐颜渊是好学的。
6.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 注释:但是颜回多次贫困,吃糠咽菜都不介意,但他最终早早地死去了。
- 译文:然而颜回多次处于贫困之中,即使吃着糠和菜也不感到厌烦,但他最终还是过早地去世了。
7.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 注释:上天对善待他人的人有什么回报吗?
- 译文:上天对善良人的回报是什么呢?
8.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 注释:盗跖每天杀害无辜的百姓,把人肉当作食物,残忍暴戾肆意妄为,聚众数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到生命的尽头,这遵循的是哪种道德呢?
- 译文:盗贼跖每天杀害无辜的人,把他们的肉当做食物来吃,残忍暴戾肆意妄为,聚集了几千个追随者横行天下,最后竟然能够长寿到生命的尽头,这遵循的是什么样的道德呢?
9.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 注释:这些都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 译文:这些例子最为明显,显而易见。
10.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 注释:直到近代,一些人行为不端,专挑禁忌的事情做,而且一生追求享乐,财富和地位世代相传,从未断绝。
- 译文:直到现在,有些人行为不正道,专门去触犯禁忌的事情,而且一生追求享乐,财富和地位世代相传,从未断绝。
11.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 注释:有的人选择一个地方去行动,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才发表自己的观点,行为方式不走捷径,如果不是出于公正就不会努力,结果因此遭受灾祸的人不计其数。我对这种天道的说法感到困惑,难道所谓的天道就是这样的吗?
- 译文:有的人选择一个地方去行动,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才发表自己的观点,行为方式不走捷径,如果不是出于公正就不会努力,结果因此遭受灾祸的人不计其数。我对这种天道的说法感到困惑,难道所谓的天道就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