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昂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魏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诗句及注释:

  1.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
  • 注释: “其明年”指过了一年。”齐败魏兵于马陵”指的是齐国在马陵这个地方打败了魏国的军队。”虏其太子申”和”杀将军庞涓”则分别表示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和将军庞涓。
  1. 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 注释: “其明年”指过去的一年。”卫鞅说孝公曰”是指卫鞅向秦孝公进言。”‘譬若人之有腹心疾’”指的是比喻像人的心腹疾病一样,不可忽视。”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则是说如果魏国不灭亡秦国,秦国也会灭掉魏国。
  1. 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
  • 注释: “孝公以为然”指的是秦孝公同意卫鞅的意见。”使卫鞅将而伐魏”指的是派卫鞅率领军队去攻打魏国。
  1. 魏使公子昂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 注释: “魏使公子昂将而击之”指的是魏国派遣公子昂率军攻击商鞅的军队。”军既相距”指的是两军已经对峙。”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是说卫鞅写信给魏国的将领公子昂。”吾始与公子欢”和”今俱为两国将”分别指的是当初和现在的双方将领。”不忍相攻”指的是不忍心互相攻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是指可以和公子见面结盟,一起喝酒作乐然后停止战斗。
  1. 魏公子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 注释: “魏公子昂以为然”指的是公子昂接受了卫鞅的建议。”会盟已”指的是会面结束。”饮”指的是喝酒庆祝。”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是指卫鞅埋伏下的士兵偷袭并俘虏了魏公子昂。”因攻其军”是指因此进攻魏军。”尽破之以归秦”是指彻底打败魏军后带着他们的军队回到秦国。
  1.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 注释: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指的是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国和秦国打败。”国内空”指的是国家内部空虚。”恐”指的是感到害怕。”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是指魏惠王派使者将河西地区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以求和平。
  1. 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 注释: “魏遂去安邑”指的是魏国放弃了安邑这个地方。”徙都大梁”指的是迁移首都到大梁。
  1. 魏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 注释: “魏惠王曰””是魏惠王说出了这番话。”寡人”是自称谦词。”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指的是遗憾没有听从公叔座(即公叔座)的劝谏。

译文:
齐国在马陵击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虏了他们的太子申,杀死了将军庞涓。次年,商鞅游说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体上的腹部和心脏的疾病,不是由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由秦国吞并魏国。为什么呢?因为魏国位于领水的西边,占据了安邑城,在黄河边上独占了崤山以东的利益。一旦魏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就向东侵略秦国,魏国本身生病时就向东收取土地资源。如今您英明神武,国家依赖您的英明来兴盛发展,可是魏国去年被齐国重创,诸侯背叛它,现在正是用这个机会讨伐魏国。魏国无法抵挡秦国的进攻,一定会被迫迁都到东方。如果魏国迁都东方,那么秦国占据河山的险要地势,面向东方控制诸侯,这就是帝王的事业。”秦孝公认为很好,于是派商鞅带兵进攻魏国。魏国派公子昂带领军队抵抗。两军交战后,商鞅给公子昂写信说:“我当初和你关系好,现在我们都是秦国的将领了,不忍心互相攻击,可以和你再面对面地相见,立誓结盟,一起喝酒然后罢战,以此来安定秦国和魏国。”公子昂同意了。两人在盟会上见面,之后一起喝酒庆祝胜利,商鞅趁势伏下士兵袭击并俘虏了公子昂,随后又进攻他的军队,彻底击败魏军后带着他们的军队回到秦国。魏国的惠王多次被齐国和秦国打败,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衰落,恐惧不已,就派使者把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以求求和。魏国只好放弃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感叹道:“我悔恨没采纳公叔座的劝告。”商鞅攻破魏国后回到秦国,秦孝公封赏他商於、商十五邑的地方,号为“商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