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彊。魏彊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原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卫。于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诗句】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彊。魏彊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
【译文】
秦武王去世后,秦昭王即位,樗里子的地位更加尊贵。
在昭王的第一年,樗里子准备攻打蒲城。蒲城的守军非常害怕,就请求胡衍来帮忙。胡衍对樗里的门人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魏国还是为了魏国的蒲城呢?如果是为秦国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好处了。因为卫国的屏障就是蒲城。如果我们攻打蒲城并把它纳入魏国,那么卫国会被迫屈服。如果魏国失去了西部黄河以外的地方却没有其他办法,那只是因为兵力不够。如果我们现在把卫国纳入魏国,魏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魏国一旦变得更强,那么西部黄河之外的地区一定会变得危险。况且秦王想要看到我们的行为,他其实是在损害秦国的利益以利于魏国,大王一定会怪罪您的。”樗里子说:“应该怎么办呢?”胡衍说:“您放弃攻打蒲城吧,我为您去向卫君说明情况,用道德来保护君王。”樗里子说:“好吧。”胡衍进入蒲城,对当地的守军说:“樗里子知道蒲城的危险性了,他明确表示一定要拿下蒲城。胡衍能够说服蒲城守军不要进攻。”于是蒲城的守军感到恐惧,便再次拜谢说:“请您替我向卫君求情。”随后献上三百斤金子,说:“如果秦国的军队撤退了,请一定替我向卫君讲情,让我也能成为卫国的大臣。”所以胡衍接受了蒲城的金子,以此来提升自己在卫国内的地位。因此胡衍就离开了蒲城转而攻击皮氏,皮氏没有投降,就又放弃了攻击。
【注释】

  1. 秦武王卒:指秦武王去世,结束了他的统治生涯。
  2. 昭王元年:指昭襄王即位的第一年。
  3. 樗里子:即樗里疾,秦昭襄王的母亲的弟弟。
  4. 胡衍:战国时期魏国人,擅长外交辞令,曾游历诸侯各国。
  5. 蒲: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6. 西河之外:指西边的黄河以外地区,泛指边境以外的区域。
  7. 南面:指朝南的尊位,古代天子或诸侯的座位方向是面向南方。
  8. 效金:赠送金钱作为礼品,表示敬意或感激。
  9. 质:担保、保证的意思。
    【赏析】
    本诗通过记述樗里子与胡衍之间的对话及事件经过,展示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首先,诗中描绘了秦武王去世后的局势变化,昭襄王即位后国家面临新的挑战。其次,诗中提到樗里子打算攻打蒲城,但遭到了蒲城的反对和威胁,最终不得不放弃进攻,转而攻击皮氏等其他地方。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当时各国间的政治博弈和外交手段,也体现了樗里子的机智和应变能力。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胡衍的建议和行为,以及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和作用。总的来说,此诗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揭示了当时的复杂局面和人们的生存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