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已卒之后,犀首入相秦。尝佩五国之相印,为约长。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诗句:张仪已卒之后,犀首入相秦。尝佩五国之相印,为约长。

译文:张仪去世后,犀首(公孙衍)成为了秦国的宰相。他曾担任过五个国家的丞相职位,并主管外交事务。

注释: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曾游说秦惠王联合六国共同抗击强大的楚国。犀首,即公孙衍,字季,号长卿,魏国人。他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擅长用计策和口才来影响各国的政治走向。

赏析:这段诗描述了张仪去世后,他的弟子公孙衍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为秦国服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公孙衍是一位善于运用智谋和口才的人物,能够通过自己的策略和智慧来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