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

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译文:

虞卿听说此事后,前往拜见赵王,说:“危险啊!赵国之所以向秦国屈服,是因为越加引起天下之大患,这样怎么安慰秦国之心呢?只是没有明确表示要向秦国示弱罢了!我劝您不要答应秦国要求六座城邑的要求。如果秦国向大王索要城池,大王就以六座城邑贿赂齐国,齐国是大王的仇敌,大王用六座城邑贿赂齐国,再联合齐国一同攻打秦国。这样一来,大王失去的就会转给齐国,而齐国又能得到大王的偿还。而且,齐国和赵国的仇怨可以得到报复,并且向天下显示大王能够联合其他国家来对付强国。大王这样做了以后,如果秦国的使者来到赵国,大王就趁机加强同韩国和魏国的关系,那么这三个国家就会更加尊敬大王。因此,大王应该发出这样的信号:只要我们赵国不首先发动战争,其他各国就不会轻易进攻我们。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联合韩国和魏国共同对抗秦国了。”赵王听了虞卿的话后,同意按照虞卿的建议去做,于是派遣虞卿到齐国去游说。虞卿还没有回到赵国,秦国的使者就已经到了赵国。楼缓听了虞卿的建议后逃掉了。赵国于是就把一座城邑封赏给了虞卿。

不久之后,魏国也请求跟赵国结盟。赵孝成王召见虞卿商量这件事。他路过平原君家时,平原君说:“希望您能谈谈赵国是否应该接受魏国提出的联盟建议。”虞卿进入宫殿去见赵王。赵王说:“魏国提出结盟的建议来了。”虞卿回答说:“魏国的做法是错误的。”赵王说:“我本来就是不同意的。”虞卿回答说:“您的做法也是错误的。”赵王说:“魏国提出结盟的建议来了,你却说是我错了,我本来就没答应它。现在你又说我错了,难道是我错了吗?那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接受魏国的结盟建议了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弱小的国家跟强大的国家打交道,强大国家得到小国的恩惠,就会使自己受到好处;弱小国家遭到伤害,就会使小国受到损害。如今魏国要求赵国给它带来祸害,而大王却因为自己是大国就拒绝赵国的请求,这正说明大王也有错处。我认为接受魏国的建议是正确的。”赵王说:“好。”于是赵国同意和魏国结盟。

赏析:

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虞卿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外交策略的建议。他的建议不仅仅是基于表面的和平与利益考量,而是深入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因素和潜在风险。通过分析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和魏国的求和意图,虞卿提出了一个既能够保护赵国利益又能避免直接冲突的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赵国的领土扩张来换取魏国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为赵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与秦国的关系。这种外交手段不仅体现了虞卿的智慧和远见卓识,也展示了他在面对复杂政治局势时的应变能力。虞卿的这种策略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如何处理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虞卿的建议提醒我们,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需要具备全局观念、长远眼光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主动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这也是对当代外交工作者的一种启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仅要关注当下的利益得失,更要思考如何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维护国家利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