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吟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于是怀石遂自(投)[沈]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乱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吟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于是怀石遂自(投)[沈]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译文:
乱曰:浩浩沅、湘啊,两水分流啊。修建道路啊,在幽暗之处啊,路途遥远啊。曾吟咏啊,常常悲叹啊,长久叹息感叹啊。世人没有了解我啊,人心不可以这么说啊。怀着情感怀抱本质啊,独自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啊。伯乐已经去世了啊,千里马怎么能够知道啊?人生禀受命运啊,各自都有自己的选择啊。下定决心扩大志向啊,还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曾经悲伤爱哀啊,长久叹息喟叹啊。世事混乱不能理解啊,心灵不可以这么说啊。知道死亡不能放弃啊,希望不要吝惜啊。明白地告诉君子啊,我要把他当作同类啊。
于是怀石就自己(投)[沉]入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之后,楚国有像宋玉、唐勒、景差这样的弟子,这些人都喜好诗歌而且靠诗歌来出名;然而他们都祖述屈原的从容言辞和辞令,最终没有谁敢直接劝谏。其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亡。
自屈原沉入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朝有贾生,担任长沙王太傅,经过湘水,写下书信来哀悼屈原。
贾生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因为能背诵诗篇、书写文章而闻名郡中。吴廷尉是河南太守,听说他是洛阳郡的才俊,便召他到自己门下,非常喜爱他。孝文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治理政事公平,是天下第一人,因此和李斯是同一个郡县的人并且经常向他学习,于是就征召他做廷尉。廷尉就说贾生年轻,很精通诸子百家的著作。文帝召他做博士。

贾生生平简介:
贾生名谊,字长君,雒阳人。少年时即因擅长诵读《诗》、《书》而闻名乡里。西汉初期,他因其卓越的才学而被征召至长安,并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贾生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博士、太傅等职,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理念和思想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的政治理念和思想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德治的重要性:贾谊主张通过道德修养来治国理政,强调统治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他认为只有当统治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时,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 重视农业生产:贾谊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他曾上书给汉武帝,建议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认为只有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 倡导节约开支:贾谊主张国家应该合理控制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他认为过度的奢侈和浪费只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此外,他还提出要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4. 提倡法治和严刑峻法:贾谊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工具。他强调要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 关注民生问题:贾谊关心百姓的生活状况,主张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他认为只有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6. 反对宦官专权:贾谊坚决反对宦官专权的腐败现象。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防止宦官干政对皇权的侵蚀。他认为只有保证皇权的稳定,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7. 倡导文化教育:贾生还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和教育普及。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取决于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因此他在任职过程中积极推广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