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权兮,品庶冯生。述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或或兮,好恶积意;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遰葪兮,何足以疑!
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翻译:《史记·七十列传·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和贾谊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因忠诚而被贬。司马迁在文中描述了他们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不幸命运的感受。
诗句与译文:
-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 译文:大自然如同铸造炉火,天地之间的变化是自然工匠的杰作。
- 注释:这里的“炉”指的是自然界,“工”表示工匠,即宇宙的自然之力。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生成、变化无穷的赞叹。
-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 译文:阴阳之气化作了炭,而万物则化为金属。
- 注释:炭在这里象征着阴气,金属象征阳气和物质。
- 赏析:描绘了宇宙间阴阳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 译文: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有固定的法则或常数可以遵循。
- 注释:“消息”指事物的变化与消长,“常则”代表常规。
- 赏析:突出了世界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
- 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
- 译文:人忽然变成另一种形态,又有何值得我们去把握和操纵?
- 注释:“抟”意为掌握、操控。
- 赏析:表达了人类对生死无常的认识。
- 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 译文:既然人可以变成不同的形态,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忧的?
- 注释:“异物”指其他形态的事物。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死轮回的超然态度。
- 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
- 译文:只有那些狭隘的人才会只看重自己,轻视他人。
- 注释:“小知”指见识短浅之人,“贵我”指重视自我。
- 赏析: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弱点。
- 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 译文:具有宽广胸襟与深邃眼光的人,能够理解世间万物。
- 注释:“通人”指具有广博知识和见识的人,“大观”指广阔视野。
- 赏析:强调了知识与见识对于理解和包容世界的重要性。
- 贪夫徇财兮,烈士殉名:
- 译文:贪婪的人追逐财富,英勇的人为了名声而牺牲。
- 注释:“贪夫”指贪图私利的人,“烈士”指英勇牺牲的人。
- 赏析:揭示了人们不同动机与行为背后的道德判断。
- 夸者死权兮,品庶冯生:
- 译文:那些喜欢虚张声势的人最终会因为失去权势而死去。
- 注释:“夸者”指爱吹嘘的人,“死权”指失去权势。
- 赏析:指出了虚荣和权力追求的短暂与虚幻。
- 述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
- 译文:那些总是被形势所逼迫的人,可能会向东向西奔波,但有胸怀的人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和原则。
- 注释:“述迫之人”指被情势所迫的人,“大人”指心胸开阔的人,“不曲”指不随波逐流,“亿变齐同”指应对各种变化都能保持一致的原则。
- 赏析:反映了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顺应时变的哲学观点。
- 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 译文:被世俗约束的人像是被囚禁一样,而那些懂得超越世俗的人却能自由地生活。
- 注释:“拘士”指被世俗观念所束缚的人,“攌如囚拘”形容被束缚的状态,“至人”指达到一种高深境界的人。
- 赏析:表达了两种人生态度的差异及其对自由的理解。
- 众人或或兮,好恶积意;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
- 译文:普通人可能因为个人喜好而持有偏见,但真人却能保持淡然的态度,完全融入大道之中。
- 注释:“或或”指人们往往带有个人的偏好,“好恶积意”指对某些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真人”指超脱尘世的人。
- 赏析:强调了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对事物的看法能够超越个人好恶。
通过这些诗句与译文的对照,不仅能够领略《屈原贾生列传》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理解屈原与贾生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他们的精神特质。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一次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