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

诗句

1. “太子逢迎”

注释:太子为了表示恭敬,迎接田光。

2. “却行为导”

注释:太子起身为田光引导座位。

3. “跪而蔽席”

注释:太子跪下并用手遮挡坐席,以示尊敬和谦卑。

4. “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注释:田光坐下后,周围没有其他人,只有太子在场。

5. “太子避席而请曰”

注释:太子站起来向田光请求说。

6.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注释:太子表达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希望田光能够关注此事。

7. “所善荆卿可使也”

注释:太子认为荆轲是可以托付的人。

8. “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

注释:希望借助田光与荆轲结识。

9. “敬诺”

注释:表示接受并承诺。

10. “即起,趋出”

注释:立刻站起,快步离开。

11. “谨奉教”

注释:恭敬地接受教导。

12. “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注释:田光引用典故来说明作为长者的行为应该谨慎,不应引起别人的猜疑。

13. “欲自杀以激荆卿”

注释:田光打算自杀以激励荆轲。

译文

太子恭敬地迎接并引导田光入座,然后请求他不要泄露国家大事。田光告诉太子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继续为国家效力。尽管田光不愿意参与国家大事,但他愿意推荐荆轲去完成这一任务。太子感谢田光的帮助,但出于谨慎,他还是要求田光不要泄漏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田光理解并接受了这一请求,但最终因为想要激励荆轲而选择自杀。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忠诚的长者田光,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安危而做出牺牲的精神。田光的故事展示了忠诚、智慧和勇气的价值。通过田光与太子的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刺客文化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