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从击秦车骑壤东,却敌,迁为将军。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从攻项籍,屠煮枣。击破王武、程处军于外黄。攻邹、鲁、瑕丘、薛。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荼,虏荼,定燕地。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等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为左丞相。破得綦毋卬、尹潘军于无终、广昌。破豨别将胡人王黄军于代南,因击韩信军于参合。军所将卒斩韩信,破豨胡骑横谷,斩将军赵既,虏代丞相冯梁、守孙奋、大将王黄、将军、太仆解福等十人。与诸将共定代乡邑七十三。其后燕王卢绾反,哙以相国击卢绾,破其丞相抵蓟南,定燕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益食邑千三百户,定食舞阳五千四百户。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以下是对《史记·七十列传·樊郦滕灌列传》的逐句释义:
- 明日,项羽入屠咸阳:
- 明日指的是第二天。
- 项羽是这场战役的主要军事领导者。
- 入屠咸阳表示项羽率领军队进入秦朝的都城咸阳进行屠杀。
- 立沛公为汉王:
- 沛公在这里是指汉高祖刘邦。
- 为汉王意味着刘邦被加封为汉国的国王,这是对他在灭秦战争中的重要贡献的认可。
- 赐爵为列侯,号临武侯:
- 赐爵为列侯意味着赐予爵位,成为列侯。
- 临武侯是封号,是对刘邦的一种尊称。
- 迁为郎中:
- 郎中是古代一种官职的名称,负责皇帝的侍卫工作。
- 迁意味着升职或调动。
- 从入汉中:
- 汉中是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地区。
- 这里可能指刘邦的军队进入了汉中地区。
- 还定三秦:
- 三秦是指秦国的三个部分,即雍、塞和陈。
- 还定三秦意味着平定了三秦地区。
- 别击西丞白水北:
- 西丞白水北可能是某个地名,位于白水之北。
- 别击西丞白水北意味着在白水以北的地方进行了一次军事行动。
- 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
- 雍轻车骑可能是指雍地的轻骑兵。
- 破之意味着打败了这些轻骑兵。
- 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
- 从攻雍、斄城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攻打雍城的城墙。
- 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意味着在好畤这个地方率先登上城墙并攻击敌人的军队。
- 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
- 攻城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攻打城池。
- 先登陷阵意味着在战斗中首先攀登城墙并冲锋陷阵。
- 斩县令丞各一人意味着杀死了县令和县丞各一人。
- 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
- 俘虏二十人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俘虏了二十个人。
- 迁郎中骑将意味着被任命为郎中并且担任骑兵将领。
- 从击秦车骑壤东:
- 从击秦车骑壤东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在东方地区与秦军的战车和骑兵进行了战斗。
- 却敌,迁为将军:
- 却敌可能是指击退敌军的进攻。
- 迁为将军意味着被任命为将军。
- 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
- 攻赵贲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攻打赵国的将领。
- 下郿、槐里、柳中、咸阳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攻占了这些城市。
- 灌废丘可能是指刘邦的军队对废丘进行了灌水,这通常是一种战术行动。
- 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
- 哙还至荥阳可能是指刘邦的将领樊哙返回到荥阳县。
- 益食平阴二千户可能是指增加了平阴两千户的食邑。
- 以将军守广武:
- 以将军守广武可能是指樊哙被任命为广武地区的将军,负责守备。
- 一岁,项羽引而东:
- 一岁可能是指一年的时间。
- 项羽引而东指项羽带领军队向东移动。
这段文本详细描述了樊哙在刘邦建立汉朝过程中的军事活动和贡献,包括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以及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