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原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逾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间,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诗句:
1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
- 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原勿复道。”
- 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
- 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
- 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间,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译文:
在夜晚,郦生来到陈留县令的住所并说服他,说:“秦国施行暴政,使得天下都背叛了它。现在您如果和天下的人联手,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现在您却独自坚守着一座空城,我私下里认为您这样做很危险。”陈留县令回答说:“秦国的法律非常严格,不能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郦生便留下来过夜,到了半夜时杀了陈留县令,翻越城墙逃回沛公的军队中。沛公率兵攻打这座城池,在长竿上悬挂着陈留县令的首级,向城内的人展示,说:“快放下武器,因为陈留县令的首级已经断了!今后凡是投降的,都必须先被斩首!”因此陈留县里的人们看到陈留县令已经被杀死,就纷纷投降沛公的军队。沛公安置陈留县的南面城门上,利用那里的兵器粮草作为自己的后援,停留了三个月。跟随他的兵力达到了数万人之众,然后攻入了秦国。
司马迁评论说:“世人流传的郦生之书,大都说汉王已经攻克了三秦之地,向东进攻项羽,并率领军队驻守在巩洛之间。但郦生穿着儒者的服装去游说他的刘邦。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沛公还没有进入函谷关时,他和项羽分别后到达高阳县,得到了郦生的兄弟。我读了陆生的新语十二篇书,确实是当时的一位能言善辩之士。直到后来在平原地区遇到了我的好友,才得以详细地论述此事。”
赏析:
此段描述了郦食其对刘邦的影响。首先,郦食其通过巧妙的话术成功地说服了陈留县令,使陈留县成为了刘邦的重要基地。其次,陈留县令被杀之后,陈留县的人们纷纷投降了刘邦的军队。最后,司马迁在评论这段历史时指出,郦食其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是汉王的智囊,而是刘邦的智囊。同时,司马迁也强调了郦食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