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䜣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稖厕窬,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解析与翻译

诗句:

  1.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 注释:孝景帝末期,万石君因高官的退休待遇在家中养老,并定期参与朝政会议(”岁朝”)。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一位资深官员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转变。通过“以上大夫”的官职,展示了其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 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 注释:每当经过皇宫的门户时,万石君必须停车并恭敬地前行;见到皇帝的车马时,他必须以礼相待。
  • 赏析:这反映了对皇家礼仪的高度尊重,以及他对国家象征的敬畏之心。
  1.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 注释:当自己的子孙作为下级官员来访时,万石君总是穿着朝服接见他们,不直接称呼名字。
  • 赏析:这种接待方式体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尊贵关系和对长辈的尊崇。
  1.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 注释:如果子孙犯错,万石君不会责备他们,而是会安排座位让他们坐下,但不允许他们进食。随后,其他儿子会互相责备,直到一位长老公开承认错误并向万石君道歉后才被允许吃饭。
  • 赏析:这段描述展现了家庭内部处理冲突的方式,强调了宽恕和悔改的价值。
  1. 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䜣䜣如也,唯谨。
  • 注释:当孙子辈中有已成年的人在场时,无论何时都会佩戴冠帽;家中的仆人也都十分尊敬。
  • 赏析:这表明了家庭中对长辈的尊重以及仆人的忠诚。
  1. 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
  • 注释:每当皇上赐予食物,万石君总是恭敬地跪拜后才能食用;遇到丧事,他也表现得异常哀伤。
  • 赏析:这反映了万石君对朝廷恩宠和哀悼的态度,以及对家族规矩的严格遵守。
  1. 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稖厕窬,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
  • 注释:建虽然年纪已高,但身体健康,万石君依旧健在。建担任郎中令期间,每五天回家沐浴更衣后,会拜访家人,有时甚至偷偷进入自己家的浴室。他亲自洗涤这些地方,不让家人知道,以此保持家庭的隐私和安宁。
  • 赏析:这段描述突出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私密环境的尊重。

译文

万石君因高官的身份退休,在家中过着安逸的生活,同时他还保持着一定的朝政参与度。当他走过皇宫的大门时,必须停车并行礼;看到皇帝的马车时,也必须行相同的礼遇。他的子孙若担任低级官职来访,他总会以朝服相见,并且不直呼其名。一旦发现子孙犯错,他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甚至允许他们坐下用餐。但一旦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开始互相指责,直到一位长者公开认错并请求原谅,事情才会得到解决并允许继续进食。家中的仆人都非常尊敬他,对他毕恭毕敬。当皇上赐予食物时,万石君总是恭敬地接受并跪拜后才能食用。他在面对丧事时也会表现出深沉的悲痛。他的子孙也遵循同样的礼节。此外,尽管建已经年迈,但他的身体依然健康,并未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任何问题。建担任郎中令期间,他每五天回家洗澡后会回家看望家人,有时甚至偷偷进入自己家的浴室进行个人清洁。他从不让他人知道他的行为,以此来维持家庭的隐私和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