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乾,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翻译:
齐王黄姬的哥哥黄长卿家中有酒,召我入内喝酒。在酒宴中,我看见王后的弟弟宋建。我对宋建说:“您患有疾病,已经持续四五天了,您的腰部疼痛不能弯曲和伸展,又无法小便。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就会侵袭肾脏。如果还没有影响内脏,就赶紧治疗。现在您正在经历肾的湿痹,这被称为‘肾痹’。”宋建说:“是的,我以前也患有腰脊疼痛的疾病,在四五天前的那天,天气下雨,黄氏家族的客人看到我家中的京石,就拿去玩弄,我也有模仿他们的行为,但无法站起来,就被放下了。晚上,我又开始感到腰痛,无法排尿,到现在都不好。”宋建的疾病是由于经常保持重物引起的。所以我能知道他患病的原因,是因为我从他的面色上看出太阳经的颜色是干燥的,并且肾部的上方以及边界以下的部分已经干枯四分所,因此根据这些情况可以推断出他患病已经四五天了。我给宋建服了柔汤后,经过18天的治疗,他的病就好了。
注释:
- 菑川王: 即齐悼惠王刘肥,汉文帝刘恒的同母弟弟。
- 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 说明病因可能是由于在头发未干的情况下睡觉导致的。
- 蹶上为重: 指脊椎上部受到伤害。
- 身热头痛: 形容身体发烧和头颈部痛。
- 使人烦懑: 让人心里感到烦躁不安。
- 寒水拊其头: 用冷水按摩头部。
- 刺足阳明脉: 指针灸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来治疗。
- 右三处: 指的是在头部右侧三个部位进行针刺。
- 病旋已: 疾病很快就好了。
- 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 解释为因为洗头后头发未干就睡觉导致的生病。
- 诊如前: 医生的诊断与之前相同。
- 左右各三所: 每个穴位都被针刺了三次。
- 所以蹶: 就是导致上述症状出现的病因。
- 头热至肩: 头部发热到肩膀。
-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 齐王的妻子黄姬的哥哥黄长卿邀请宾客饮酒。
- 诸客坐: 所有客人坐下。
- 未上食: 尚未进食。
- 望见王后弟宋建: 通过观察王后的弟弟宋建。
- 告曰”君有病…“: 告诉宋建他(臣意)认为他可能有病。
- 往四五日…发也: 四五天前开始发病。
- 柔汤使服之: 给宋建服用柔汤进行治疗。
- 十八日所而病愈: 经过18天后,宋建的病痊愈了。
赏析:
此文描述了一位名叫宋建的男子因腰背部疼痛而求医的经历,以及最终治愈的过程。文章通过详细记录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展示了古代医学的实践方法和治疗效果。文中还涉及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如“蹶上为重”可能指的是脊柱受损或压迫神经,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要胁痛不可俯仰”则是指疼痛影响到腰部,使得患者行动不便。文中的“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指出了疾病的具体位置——肾病,这是中医对某些病症的具体分类方法。整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医疗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应用,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