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闻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有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千里马。居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益骄,西侵。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馀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诗句:
冒顿单于立,东胡闻其威。
译文:
冒顿单于即位后,听闻东胡的强大,便派遣使者要求得到千里马。然而,东胡单于却认为冒顿单于年少,难以管理,于是派使臣向冒顿单于索要千里马。
关键词解释:
冒顿单于: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强大民族匈奴族的首领,他通过一系列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北方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成为草原上最为强盛的民族之一。
东胡: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秦朝时期占据了今辽河上游及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一带。这个民族以其强悍的战斗力闻名于世,与周边的其他民族形成了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关系。
千里马:在我国古代,被视为珍贵的战马,因其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而受到重视。一匹千里马的价值相当于一支小部落的财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冒顿单于与东胡之间的互动进行描述,展现了草原上各族群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关系。诗中的“冒顿单于”和“东胡”两个主体,分别代表了草原上的两种不同力量:一方是新兴的强权,另一方则是根深蒂固的古老势力。诗歌通过冒顿单于请求东胡提供千里马的情节,揭示了双方之间权力的较量和利益的博弈。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草原民族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他们对于战略资源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