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之后,汉使欲辩论者,中行说辄曰:“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日夜教单于候利害处。
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萧关,杀北地都尉昂,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于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车骑往击胡。单于留塞内月馀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馀人。汉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言和亲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自是之后:自此之后。
- 汉使欲辩论者:汉朝使者希望进行争辩的人。
- 中行说辄曰:中行说总是这样说。
- “汉使无多言”:汉朝使者不要多说话,因为已经很清楚情况了。
- 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只是要考虑汉朝所输送给匈奴的纺织品、丝绸、棉花、粮食和发酵的麦子等物资。
- 令其量中:确保这些物资的数量适中、适宜。
- 必善美而己矣:这样就够了,不需要更多。
- 何以为言乎: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 且所给备善则已:而且如果提供的物资足够好就罢了。
- 不备,苦恶:如果不满足,那么将会带来苦难和恶劣的影响。
- 则候秋孰:那么就等待收割庄稼的时候来处理这些问题。
- 以骑驰蹂而稼穑耳:通过骑马践踏的方式来处理庄稼问题。
结合原文,可以得出以下译文:
从那时开始,汉朝使者想要进行讨论时,中行说总是会说:“汉朝使者不要多说什么,只需要看汉朝给匈奴输送的纺织品、丝绸、棉花、粮食以及发酵的麦子等物资是否适量,是否足够好就行了,为什么要争论呢?而且如果提供的物资足够好就罢了,如果不够或者质量不好,那么就会等待收割庄稼的时候来处理这些问题。”因此,汉朝使者就不必再过多地谈论了。
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武帝时期与匈奴的紧张关系。汉武帝为了保护边疆安全,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包括派遣使者进行谈判、发动战争等。然而,匈奴的反复无常和侵略行为使得汉朝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应对。这首诗通过描写中行说的言辞和态度,展现了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冲突。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匈奴的民族风俗和社会组织形态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