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武帝。武帝立十二岁,为骑将军,出代,亡卒七千人,当斩,赎为庶人。后五岁,以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合骑侯。后一岁,以中将军从大将军,再出定襄,无功。后二岁,以将军出北地,后骠骑期,当斩,赎为庶人。后二岁,以校尉从大将军,无功。后十四岁,以因杅将军筑受降城。七岁,复以因杅将军再出击匈奴,至余吾,亡士卒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后发觉,复系。坐妻为巫蛊,族。凡四为将军,出击匈奴,一侯。将军李沮,云中人。事景帝。武帝立十七岁,以左内史为强弩将军。后一岁,复为强弩将军。

将军李蔡,成纪人也。事孝文帝、景帝、武帝。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有功,封为乐安侯。已为丞相,坐法死。将军张次公,河车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封为岸头侯。其后太后崩,为将军,军北军。后一岁,为将军,从大将军,再为将军,坐法失侯。次公父隆,轻车武射也。以善射,景帝幸近之也。

公孙敖将军,出自义渠之族。以郎官之职,侍奉武帝成长,历经十二年,升为骑将军,征战代郡,虽七千士卒战死,终获赎罪免为庶人。后五年,因功绩显赫,被封合骑侯。又一年后,中军大将军出征定襄,未得胜而返,获封候位。再经四年,因筑受降城功,再次被封侯。七岁后再次出击匈奴,至余吾,因士兵死亡众多,下狱受刑却诈死逃匿,藏匿于民间五年之久。被发现后遭逮捕,因妻通巫蛊之罪,全家被灭族。公孙敖将军共四度成为将军,曾四次出击匈奴,仅获一侯之位。李沮将军,出身云中之地,侍奉景帝及武帝,以左内史之职,历任强弩将军。后又以左内史身份,随大将军出征,再度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封为乐安侯。然而,其后因事犯法而死。李蔡将军乃成纪之人,侍奉文帝、景帝及武帝。因其轻车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出征有功,被封为乐安侯。之后成为丞相,因犯法被判死刑。张次公将军,河车人,因担任校尉跟随卫将军青立功,被封岸头侯。此后因太后驾崩,被任命为将军,驻守北军。其后一年,再次出任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两次出征均因法失侯。张次公将军的父亲隆君,为轻车武射之官。以其善射技艺,得到文帝亲近。    
    
赏析:    
《史记》作为我国古代史学巨著之一,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以其翔实的历史资料、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以及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细腻刻画而被历代学者推崇。《卫将军骠骑列传》是该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了卫青将军一生的辉煌与坎坷。    
    
首先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此篇通过对卫青将军多次出征的经历描述,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卫青在多次战役中屡建奇功,不仅为国家赢得荣誉,也体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对国家责任的深刻认识。此外,文中还通过描写卫青推功让爵的品德以及其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凸显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章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细节描写。例如,卫青家族的由来、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汉武帝的师徒情谊等都被一一铺开,使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动机。这种详细的描绘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文章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手法。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既表达了霍去病对于战争的坚定决心,也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个人荣誉的权衡和取舍。这种文学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文本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记录,更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史记·七十列传》中的《卫将军骠骑列传》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和深刻的人物分析,成功地将一个既有勇有谋的军事将领的形象展现给读者,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崇高品质。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道德指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